需求的相对不足与绝对不足
创始人
2025-07-14 14:22:57
0

请你提供具体的内容呀,没有具体的相关内容,我没法准确地写出关于需求的相对不足与绝对不足的 200 字描述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慕峰,原文标题:《需求的相对不足与绝对不足》,题图来自:AI生成


如果基本判断是需求相对不足,或称为,有效需求不足,那主要问题就不在需求侧,主要问题也不在消费能力。因为需求相对不足的潜台词是,“有钱不消费”,换个说法,“储蓄过剩”。那此时需要改革的就是供给侧,“他们明明有钱消费,但你们就是无法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供给标的、供给价格、供给数量的变化才是改革的重点。


如果基本判断是需求绝对不足,那主要问题就一定在需求侧,这就承认了消费能力不足是主要问题。需求绝对不足的潜台词是,“确实没钱消费”,换个说法,不是“储蓄过剩”,而是“储蓄不足”。那此时需要改革的就是需求侧,“不是当前生产的东西他们不想要,而是他们确实买不起”。那么分配方式、分配结构的变化才是改革的重点。


为什么宏观上看“储蓄过剩”,而微观感受却是“储蓄不足”呢?因为存在若干差异:


其一,代际差异。对城镇退休人群而言,城镇养老金发放稳定且持续略微增长,刚性支出却有限;但对城镇就业人群而言,工资收入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刚性支出却很多。


其二,城乡差异。对城镇退休人群而言,养老金是稳定的;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养老金杯水车薪。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各自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


其三,体制内外差异。体制内收入预期的稳定性强,体制外收入预期的稳定性弱。虽然体制外的高收入远高于体制内,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体制内的稳定性收入是不可求的。


因此,不同人群的“微观感受”不太一样。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代际、城乡还是体制内外,普遍的微观感受,恐怕都不是“储蓄过剩”,而是“储蓄不足”;恐怕都不是“有钱不消费”,而是“想消费却没钱”。


当然,再没钱也会消费。不买房,不还贷,不生儿育女,追求感官的消费就会多起来。某一些消费升级可能是以更多的消费降级为代价的。所谓“口红效应”、“巧克力经济”不外乎如此。


那问题是,为什么宏观上又“储蓄过剩”呢?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代际、城乡和体制内外能够解释的了。


如何解释?


恐怕要回到最初的基本判断上来。


如果基本判断是需求的相对不足,那继续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无论是去产能还是调结构,最终目标就不只是恢复价格,而是在价格恢复、产品变化后扩大生产。如果最终目标不是在新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只是恢复价格,那经济规模就会缩小,显然违背供给侧改革的初衷。


如果基本判断是需求的绝对不足,那恐怕就要调整分配。既然宏观上储蓄是过剩的,那如何将不在居民侧的巨额储蓄转移到居民侧来,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些老一辈经济学者在今天仍然认为,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不持续扩大生产,老百姓就没有收入。所以只能不断扩大生产,分配才能实现。越穷越要生产,至于生产出来卖给谁?老百姓不买、老外不买,那就只能国家买了。问题是,国家的钱(财政收入)是从哪里来的呢?国家可以像永动机一样持续地买下去吗?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老都老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还是少说两句吧。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慕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