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荣光路,奋进映初心。福州市政协精心举办的庆祝成立 70 周年专题委员讲堂,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讲堂上,各界委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政协 70 年的辉煌历程,分享奋斗故事与经验。他们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传递着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一活动,激发了委员们的爱国热情和履职担当,让大家更加坚定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初心为指引,以奋进为动力,为福州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续写政协工作的崭新篇章。
福州新闻网7月2日讯(记者 颜学辉/文 叶诚/摄)为隆重庆祝福州市政协成立70周年,7月2日,福州市政协“七秩荣光路,奋进映初心”专题委员讲堂举行。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深情回忆积极投身人民政协事业,主动作为、扎实履职,与福州市政协共同成长的故事。
市政协常委、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民进市委会副主委余根坚讲述了通过深入调研推动“海上厕所革命”、改善近海养殖环境的履职故事。他说,政协委员的职责就是发现那些“小却重要”的事。“履职就要解决真问题。只要肯盯住不放,就能让改变发生。我愿和众多委员一起,聚焦‘群众身边事’,用扎实履职,守护碧海蓝天。”
“知微见著,无微不至,让‘微协商’在两岸融合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微力’。”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林军华委员分享了他通过政协“微协商”助力台胞陈燕亭解决体育职业资格认定难题,并最终推动政策落地的经历。他表示,为台胞解决困难的一小步,是两岸融合发展的一大步。“在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从小做起,从微做起,‘知微见著’,一定能够把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福建鸿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何艳霞委员作为“90后”青年委员,分享了在政协经建委创新平台上的成长感悟。她说:“青年委员唯有感恩沃土,逐梦前行!我愿继续做政协创新沃土中的一粒种子,在党建引领中筑牢信仰之基,在调研实践中锤炼履职之能,在联系群众中厚植为民之情,把个人成长融入政协履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她生动讲述了参与党建共建、探索“六个自”委员自主调研机制、担任委员联系点联络员的履职实践。
台江区洋中街道金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艳委员结合20年扎根社区的丰富经验,分享了如何将基层工作与政协履职紧密结合。“把群众小事办好,就是履职的头等大事。”她表示,要当好“民情联络员”“政策宣传员”和“民主监督员”,用“铁脚板”走出更多沾泥土的提案,用“真性情”讲好有温度的民主故事,用“专业度”贡献可操作的协商建议。“居民们总说我身上有股‘虾油味’,其实啊,这是走街串巷、家长里短泡出来的味道!这份来自基层的‘味道’,正是我履职最宝贵的财富。”
福州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委员、福建中科弘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川饱含“致公”报国情怀,深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25年来累计撰写信息超千篇,数百篇被中央及省市采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载体。”他强调,做好信息工作要坚守政治本色,把准“方向盘”;厚植为民情怀,打造“温度计”;彰显界别特色,激活“动力源”。“要把群众表情包当作履职晴雨表,让冷冰冰的数据有了热乎乎的温度。”
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鼓楼区政协委员、福州延安中学教师林丽钦分享了她参与编审《叙事》系列文史书籍,守护福州城市文脉的经历。“文史工作看似静默,却蕴藏着连接过去与未来、助力发展、凝聚人心的磅礴力量。”她表示,扎实的文史研究是提升建言“靶向性”和“含金量”的基础。基于对地方戏曲的深入研究,她撰写的关于打造“大众闽剧院”、保护传承闽剧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重视和采用,实现了从“文史关切”到“政策建议”的有效转化。
会后,委员们坚定表示,将以发言委员生动的协商故事为榜样,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奋勇争先、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