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精神的传承。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旨在弘扬这一独特文化,构筑精神家园。
在交流中,学者们分享着船政文化的研究成果,探讨着其对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的研讨,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船政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种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岸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更为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让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1日,作为海峡论坛·两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动的组成部分,“共同弘扬船政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术交流活动在福建江夏学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传承“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创新船政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助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由福建江夏学院主办,福建江夏学院闽台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心和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在学术交流环节,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结合沈葆桢撰写的对联和船政学堂历史,介绍了船政精神的丰富内涵,指出船政精神对当下高等学校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沈岩,就“如何秉持中华智慧办好中国船政大学的设想”提出意见和建议。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原院长薛菁教授,从严复思想的形成入手,总结了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当代建设中国船政大学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教授,深入剖析图书媒介在弘扬船政文化方面的三大路径,提出两岸合作共筑船政文化出版新生态。
福建江夏学院闽台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正滋教授认为,充分传承船政文化并积极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提升八闽儿女的海洋文化自信,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文化建设的话语权,展现我国可信、可爱、可敬的海洋大国形象,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与会代表清晰梳理了船政文化的前世今生,准确把握了船政文化的历史地位,透彻阐释了船政文化的当下意义。(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吴丹红)
下一篇:全市工会投入2500万元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