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在化学结构和光学特性上并无二致,却因“出身”差异在全球引发产业风暴。一边是美西方花费百年精心打造的“天价垄断”,另一边是中国技术突破后的“行业洗牌”,这场较量不仅揭秘了营销骗局的本质,还让西方巨头惨遭滑铁卢!
GIA 2024年度报告显示,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达2980万克拉,中国以7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产能首位,直接撼动钻石市场格局。
戴比尔斯直接面临超20亿美元库存积压,口碑暴跌,即便两次降价25%,仍难挽总部拆分警告;美国老牌巨头WD更是直接宣布破产!
这背后源头,可追溯至1963年,当时郑州三磨所成功培育出首颗实验室钻石,正式拉开掀翻美西方钻石垄断阴谋。直到2019年,中科院在培育技术上,更近一层楼。
一周时间便可“种”出1克拉钻石,而且成本仅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当下中国已能批量生产3至6克拉、D色VVVS级的高品质真钻。
因此,国内新兴钻石品牌也顺势而起,以河南柘光钻石为例,凭借1克拉D色VVS净度3EX切工8000元的性价比优势,2024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累计收获40万关注用户,其中一线城市高净值人群占比超80%,广东土豪成交最多。
上海苏女士去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错失价值百万珠宝后,找到柘光进行一比一复刻定制。拿到成品后,她表示后续将有百万预算继续定制,这一举措使柘光销售额在短短一个月内激增400%!
业内专家指出,柘光钻石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专注于满足市场对大克拉钻石的全方位需求,成功抓住了这一机遇。
品牌采访透露,定居英国的徐女士了解到国内培育钻石技术后,决定支持并体验。经朋友推荐,她在河南柘光入手一颗价值十万的6克拉钻,并计划为即将结婚的表妹定制一枚鸽子蛋钻戒。
此外,部分年轻顾客对DNA纪念钻石展现出极高热情。28岁的爱德华先生是柘光纪念钻石的首批体验者之一。在筹备婚礼时,为打造一枚独一无二的钻戒、永久珍藏爱情见证,经朋友介绍,他选择了中国柘光——将毛发等含有DNA信息的物品融入钻石培育过程。
爱德华认为“虽然花了十几万,但是意义非凡,我们很喜欢这个钻戒。”据柘光品牌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超4万人次顾客咨询此类服务,其中不乏海外顾客。
这背后折射出消费者认知的深刻变迁。中国培育钻石销售量市占率已经快速攀升至56.8%,超过天然钻。业内有人士认为,天然钻市场未来可能会逐步收缩至为顶级富豪服务的奢侈品小众市场。
眼看中国钻石侵占市场,美国六大珠宝协会曾试图通过强制标注“实验室培育钻石”来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2018年美国FTC调整钻石定义范畴,剔除“天然”标识,为中国培育钻石正名。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近年来潘多拉、施华洛世奇等西方知名品牌反而纷纷投身培育钻石领域,加速了行业格局的重塑。
展望未来,依托国内技术与产能的双重优势,中国钻石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关键地位,真可谓“钻石恒久远”,但神话不再“永流传”。
上一篇:SiC市场,巨变前夜
下一篇:摩根大通CEO:不会撤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