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00字
阅读完约5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5月15日,年内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5%调降为0%,将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特定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01 这两类机构或率先受益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本轮降准的重要部分,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亮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至0%。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为这两类机构释放出数量可观的长期低成本稳定资金,引导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领域加大金融支持,更好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不难发现的是,近年来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出现高速增长。有数据估算,2024年汽车金融行业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渗透率已接近七成。这意味着,10个购车者中就有7个选择金融贷款,而在2025年,汽车金融行业规模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
摄影:李里
“
“对‘越来越卷’的汽车行业而言,定向降准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有效缓解整车企业、供应链企业、经销商等产业上下游企业短期资金紧张的局面,提供了新的竞争方向。”一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低购车门槛,或将很快触达。最直接的便是金融产品的利率可能进一步降低,金融产品种类也将更加多元,采取金融方式购车比全款购车更具吸引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由5%降至0%,有助于精准增强金融对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同时也打破了5%的存款准备金利率“隐形下限”,或指向央行对超常规调控工具的探索,为后续国内降准打开了想象空间。
02 专家: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回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月5日和9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累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下半年降准仍有空间。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指出,当前,降准除了能够支持政府债券发行外,还能够支持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增加对出口、农业、科技等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支持。此外,降准能够推动头部金融机构与大型央企集团、众多上市公司增持金融资产,起到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
“
连平预计,以目前我国的经济体量、增长速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流动性状况、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与处置能力来测算,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至少还有2至2.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
”
有专家表示,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后续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还有发力空间,能够为有效对冲外部波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高盛预计四季度央行将再次实现“双降”。高盛在研报中显示,继中国央行近期“双降”后,预计四季度将再次“双降”,即降准50个基点、降息10个基点,2026年或追加两次各10个基点降息。基于此,高盛上调中国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GDP环比增速,以及2025年全年实际GDP增速。
03 A股有望出现向上拐点
5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68%,报3380.82点;深证成指跌1.62%,报10186.45点;创业板指跌1.91%,报2043.25点。
其中,行业板块方面涨少跌多。美容护理板块大涨,食品饮料、农牧饲渔、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电源设备、半导体、多元金融、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巨丰投顾认为,今日市场震荡运行,但在政策刺激下,A股有望出现向上拐点,市场将震荡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