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法仲联侨”化解首例跨国纠纷
创始人
2025-05-11 07:42:11
0

福州“法仲联侨”成功化解了首例跨国纠纷,这一举措彰显了福州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上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在该纠纷中,涉及不同国家的当事人,通过“法仲联侨”的专业协调与高效运作,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各方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运用法律与仲裁的手段,逐步理清复杂的权益关系。历经艰难的沟通与协商,最终达成了令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为跨国纠纷的解决树立了典范,也为福州在国际商事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一面写有“执法如山为企业解难,秉公办事为企业排忧”的锦旗,送到福州中院法官手中。这面锦旗见证了福州“法仲联侨”协同机制顺利化解首件跨国纠纷。

福州中院法官在线上组织调解。(福州中院供图)

这起纠纷,要追溯到5年以前。2020年,比利时某公司向上海某公司购买了130万只口罩,并约定口罩需满足欧盟安全认证。货物出关后,这批口罩在比利时被销毁,导致比利时某公司虽已付款却无货可收,由此引发跨国诉讼。

2023年,上海法院就此纠纷作出民事判决,认定上海某公司违约,需退还货款257万欧元。然而,上海某公司名下早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比利时某公司认为,案涉口罩系福清某公司所出售,口罩因不符合欧盟认证标准被销毁,福清某公司应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抱着这样的想法,比利时某公司将福清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偿付522万元人民币。福清法院随后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福清某公司需向比利时某公司支付款项435万元人民币,福清某公司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案件便由此到了福州中院。

一边是比利时外企,一边是福清知名上市侨企,如何才能在依法判决的同时不留“后遗症”?刚刚启动的“法仲联侨”协同机制,为中院法官送来新的解决思路。

今年2月,在福州中院、福州市侨联、福州仲裁委的共同努力下,“法仲联侨”协同机制正式启动。针对涉外、涉港澳台侨、涉自贸区案件,福州中院、福州市侨联与福州仲裁委三方可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聘请特邀调解员,全过程实时加入案件纠纷的处理,形成“一纷共解”的大格局。

“该案既有外国企业,也有来自福清的侨企;三方共同介入调解,既能尝试实现实质解纷,也能为‘法仲联侨’机制运行提供实践样本。”福州中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很快,中院法官邀请了侨联相关负责人,以及特邀调解员汤桂凤协商。

和福清某公司交涉后,特邀调解员汤桂凤找到问题症结:口罩虽符合产品标准,但认证机构不在比利时所授权的名单中。“产品质量未必有问题,双方也都没有直接责任。能否换位思考,在补偿金额上互相让步?”

有了调解员的居中调解,案涉双方很快展现出积极的调解意向。最终,在法官、侨联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共同努力下,历经多轮调解,双方权衡利弊之后,就赔偿金额达成了初步意向。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比利时公司代理律师身处上海,福清某公司代理律师、特邀调解员、审判法庭等则分处福州不同区域,如何顺畅高效完成调解?

“运用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足以满足多方需求。”福州中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互联网云系统,分处多地的法官、诉讼代理人、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等隔空对话,充分交流调解意见。

最终,双方当事人以380万元人民币达成合意,随着书记员即刻上传调解协议,当事人在线签字确认,这起陈年纠纷,仅历时15天便成功化解。

记者了解到,“法仲联侨”机制还创新推出“减半再八折”的惠民举措,当事人同意仲裁调解的,仲裁费用在法院诉讼费用减半收取的基础上计收80%,并简化退费流程,以最快速度“点对点”办理退费手续,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记者 阮冠达 通讯员 张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