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金手镯剪开流出液体?“注水黄金”再掀信任危机,消费者如何避坑?
创始人
2025-05-10 22:29:35
0

近日,一则关于“女子金手镯剪开流出液体”的视频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位女子因怀疑所购金手镯分量不足,在家中用工具将其剪开,结果内部竟然渗出不明液体,疑似“注水黄金”。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网络发酵,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贵金属都能注水,简直刷新三观”。

据当事人称,该金手镯购自某商场黄金柜台,标注为“千足金”,价格高达数千元。然而佩戴过程中总感觉重量不对,经过专业人士提醒后,决定剪开查看内部结构。结果却意外发现,内部不仅中空,还有明显的液体残留。这一离谱现象引发了人们对黄金产品掺假、以次充好的强烈担忧。

专业珠宝鉴定师对此做出解释:正规金饰中不应含有任何液体,金属结构均为实心。所谓“注水黄金”并非真正注入水,而是某些不法商家通过中空设计或夹层技术,在金饰中掺入非金属物质来增加体积,降低成本。这类产品在未经严格检测的情况下,消费者极难凭肉眼分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首次出现“黄金掺假”事件。早在2023年,上海、深圳等地就曾曝光多起“镀金外壳+铅芯”或“高仿合金”冒充足金饰品的案例。一位资深消费者维权人士指出:“黄金消费市场鱼龙混杂,部分三线品牌和私人定制店铺成为重灾区,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品牌资质,并保留好购买凭证。”

面对金饰质量问题频发,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选择有公信力的大品牌或知名连锁珠宝商,避免贪图便宜。
  2. 索要权威鉴定证书:每一件贵金属制品应配有检测机构出具的成色与含金量报告。
  3. 关注售后服务:是否支持复检、退换货,是评估商家诚信的重要依据。
  4. 留意重量和手感差异:足金制品手感沉实,不易出现“轻飘”现象。

目前,该事件已引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初步调查显示该金饰可能并非来自正规厂商,已立案展开进一步调查。消费者在愤怒之余,更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黄金制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起更透明、更可信的市场环境。

黄金原本象征着财富与信任,而“注水黄金”却让这一信任被严重动摇。未来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擦亮双眼,更希望法律与制度为消费者保驾护航,彻底斩断掺假黑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