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汶洋村: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创始人
2025-05-10 00:09:37
0

闽清汶洋村,一个因小菌菇而焕发生机的地方。这里的菌菇产业如同一把撑开的“致富伞”,为村民带来了满满的希望。走进汶洋村,满目的菌菇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精心照料着每一株菌菇。他们凭借着精湛的种植技术,让这些小菌菇茁壮成长。菌菇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让大家的生活日益富足。如今的汶洋村,在小菌菇的支撑下,正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在闽清县下祝乡西北部,有一个高山村落——汶洋村。过去,村民靠天吃饭,踩着泥巴路背银耳下山叫卖;如今,这里600余座食用菌种植大棚连绵成片,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菌菇产业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汶洋村位于大山之中。

从“守着大山受穷”到“靠着大山掘金”,汶洋村用一朵朵银耳、一条路和一股劲,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山乡巨变”。

菌菇产业规模化

村民日子有盼头

汶洋村平均海拔逾800米,拥有山地面积3850亩、耕地面积443亩,经济以农业、食用菌业为主。近日,记者走进汶洋村,漫山遍野随处可见食用菌种植大棚。在汶洋村食用菌培训基地,即将成熟的银耳晶莹剔透,温润的空气中弥漫淡淡菌香,沁人心脾。

“再等几日,银耳翻面喷水后即可采收。”汶洋村党支部书记杨相生介绍,早年,村民虽有种植银耳的传统,但零星种植,效益甚微。为破解困境,村里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涵盖菌种选择、培育环境、温湿度控制及病虫害防治等。

掌握技术后,村里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如自动化拌料机、装袋机、灭菌设备等。在种植大棚里,智能温控、湿控系统精准调节种植环境,银耳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茁壮成长。

大棚内,银耳长势喜人。

目前,全村30余户村民都在种植银耳,徐永清便是受益者之一。她种植银耳三年,年产值超百万元,纯利达到三四十万元。“银耳种植周期短,一年至少有五次产出。现在技术不断更新,管理方式也更科学,只要用心种植,收成一定不错。”徐永清笑着说。

杨相生介绍,汶洋村采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600余座食用菌大棚,年产值超3000万元,为村里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农民增收。

50多岁的村民李大叔说:“以前出去打工,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在村里种银耳,一年收入好几万元,还能陪着家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汶洋村村道整洁。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曾经,汶洋村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道路狭窄崎岖,每逢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困难,农产品运输更是不便。如今,站在汶洋村食用菌培训基地往村部望去,一条宽约6米的水泥路如银带般盘山而上,直通各个食用菌种植大棚。

村民杨大爷感慨道:“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收银耳的车进不来。现在货车能开到棚子门口,客商抢着来收!”

村民利用公共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10多年前,汶洋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银耳运不出去,只能贱卖。”杨相生表示,村里深知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为了改变路不好走的现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加强道路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修进了村里,连接了村庄与外界的交通。“如今,数公里长的环村水泥路连通几个自然村,还装了路灯。”杨相生笑着说道,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和大棚前,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除了建设“致富路”,汶洋村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村民幸福感。2014年,村里开设幸福院,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每到傍晚,不少老人聚集在这里唠家常,享受悠闲时光。村里还为60岁以上的村民购买医保,惠及90位老人。此外,新建的村卫生所医疗设备齐全,村民小病无需远赴县城。

汶洋村先后获评市级生态村、2023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食用菌)专业村和2020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称号。

村文化服务中心和村卫生院。

党建引领乡村治

理生态村活力十足

在汶洋村,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分布,村道两旁整齐摆放着分类垃圾桶,路面干净整洁。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凭借“一朵银耳”走上致富路,并成为市级生态村。这样的变化靠的是啥?杨相生一语道破:“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

据悉,汶洋村除了菌菇产业,还有丰富的毛竹等资源。2018年,汶洋村党支部与福州警备区、县武装部的党组织结对共建。在共建单位的帮扶下,村里顺利开垦了5公里长的机耕路,大大便利了毛竹外运,当年共计销售毛竹400吨,为村民增收16万多元;增加30个食用菌大棚,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至10万元;投资110万元,修复护岸河道。

此外,村党支部还积极配合乡政府,努力做好乡村空间品质提升改造、“六清”、房屋排查等工作。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共同维护村庄的整洁卫生。

汶洋村毛竹加工厂生产场景。

近年来,汶洋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合军地共建优质资源,积极探索种植食用菌富民强村新路径,助力村民增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和“内涵”。汶洋村党支部先后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五星级党组织。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杨相生表示,汶洋村将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项目,以菌菇产业为核心,引进优良菌菇品种,提升产量与品质,并探索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汶洋村银耳打造成地方特色知名品牌;探索旅游发展路径,计划打造采摘区域、开展研学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农村生活。

□交通小贴士

福州市区出发,经京台高速、211省道,可达下祝乡汶洋村。(记者 林春长/文 石美祥/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各类机器...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各类机器人的热度可谓一路攀升。展会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
乘“峰”而来,惊艳亮相!第八届... 乘“峰”而来,惊艳亮相!第八届数字峰会迎来了主宾省与主宾市,它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风采。主宾省以其深厚...
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 9日下...
今早黄金反弹、下跌、又上涨!上... 在本周初快速走高后,国际黄金这两天又迎来大幅调整。 继5月7日大跌1.95%之后,5月8日,伦敦现货...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金融创新 数字... 在数字金融分论坛的热烈氛围中,数字技术正以令人瞩目的方式赋能金融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能精准...
数字浪潮正奔涌 合作共赢启新程... 《数字浪潮正奔涌,合作共赢启新程——闽港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侧记》在闽港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上,数字浪潮如汹...
5家“亮红灯”,3家脱困!险企... 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情况浮出水面。 5月9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5家寿...
孟超肝胆医院肿瘤科“异病同治”... 孟超肝胆医院肿瘤科凭借“异病同治”理念,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医疗奇迹。在肿瘤科,面对晚期患者,医生们不局...
行业大咖齐聚榕城 共话数智创新... 在榕城的这片土地上,一场盛大的聚会正在悄然举行。行业大咖们纷至沓来,他们怀揣着对数智创新的执着与热爱...
福建二建集团:科创加“数”“智... 福建二建集团在建筑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引领性。科创加“数”“智”造,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建...
数字孪生水利分论坛召开 近日,数字孪生水利分论坛隆重召开。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众多水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人士齐聚一堂。他们...
点亮智慧生活 逐浪“数字海洋”... 《点亮智慧生活,逐浪“数字海洋”》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智慧生活的前行之路。在这...
数字新潮涌八闽 第八届数字中国...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数字新潮涌八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盛大开幕。此次峰会如同一股澎湃的...
市总工会:驿站服务再升级 温暖... 市总工会的驿站服务再度升级,宛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榕城的千万家。在原本便捷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更多...
墨西哥宣布就“墨西哥湾”更名一... 当地时间5月9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宣布,该国已正式起诉谷歌公司,因其在美国用户的谷歌地图服务中将“墨...
福州港元洪作业区两个泊位单位工... 近日,福州港元洪作业区传来喜讯,其两个泊位单位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一重要成果标志着该作业区在港口...
华为兑现了五年前的阳谋 华为曾在五年前展现出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阳谋”。那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技术封锁,华为凭借其深厚的技...
原创 “...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三家主要零售商的首席执行官(CEO)前往...
寻找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金钥...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观察:在数字浪潮汹涌的时代,这里正探寻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论...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鼓楼)坐标正式发布啦!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社会治理领域迈出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