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韩国产业部副部长Park Sung-taek日前表示,由于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政治不确定性,韩国认为在6月3日总统大选之前不可能与美国达成全面贸易协议。Park表示,韩国政府本周将派代表团前往华盛顿进行工作组级别会谈,以推进上周的进展,但6月初之前就任何一揽子措施达成协议“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上周表示,继上周在华盛顿举行贸易谈判后,两国可能最快在本周达成“谅解协议”。Bessent表示,谈判进展比预期更快,有望在7月8日关税生效的最后期限前完成。
特朗普上台100天,美国就出现了“债股汇”三杀,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概率事件。然而,美国一向缺乏解决内部矛盾的智慧,他们惯于向外转移压力。随着美国认清了我国的现有实力,特朗普政府决定从盟友身上开刀,最大程度地从盟友国家手中攫取利益。特朗普此前要求韩国开放汽车市场,并限制钢铁出口,而韩方坚持要求特朗普豁免25%汽车关税,和10%铝制品关税。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代表团在首次正式关税会谈后,特意向美方强调了当前“代总统执政”的特殊政治状态。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资料图)
据北晚在线报道,日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听取美日关税第二轮谈判的简报后,对记者表示“美日没有找到共同点”;同日下午,他在接受日本电视台独家专访时再次强调,在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中,日本“绝对不会接受对汽车加征关税”,“绝对不会让日本的就业受到影响”。美日关税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特朗普宣布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等关税”90天的暂缓,不过截至目前,日本仍要面对特朗普设定的10%的基准关税、25%的汽车和钢铝产品关税。
日前,美国正式开始对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石破茂听取了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就第二轮日美关税谈判所做的详情汇报。石破茂表示,对美国相关关税政策“非常遗憾”。据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去年,韩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额达135亿美元,占这一品类出口总额的36.5%。汽车及零部件合计出口额占对美出口总额的近四成。日本财务省的数据则显示,去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额约85亿美元,是仅次于汽车的对美出口第二大品类。
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图)
据韩联社报道,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就美国汽车关税问题表示,美国汽车占世界市场份额越来越低,如果没有汽车关税,美国汽车产业将在几年内消失。米勒指出,美国向每一个外国市场开放,导致其从曾占据世界汽车市场份额的70%下降到现在只占很小一部分。他认为这是因为欧盟、日本和韩国对美国汽车关闭了市场,这些地区每年在汽车贸易上都对美国有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他强调,如果想在美国卖车而不缴税,就必须在美国工厂生产制造,这是唯一的途径。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论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分论坛上,澎湃新闻提问在场的日韩经济专家,如何看待两国与美方的谈判前景。韩国首尔大学、韩国中央大学教授李根直言:“现在一点都不乐观,无法预测前景。”韩日没有对美国的“对等关税”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即使对美商品提高关税,对这两个国家而言也是一种自损的做法。不过,李根补充说,韩国与美国的谈判可能还有“其他的牌可以打”,因为在一些关键领域,美国也需要韩国的产品,比如造船业、半导体业。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资料图)
日韩两国的这一系列动作,其实反映出对中美贸易战更深层次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他们意识到,在全球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与对抗性的策略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尤其是在经济问题上,孤立某一大国只会损害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事实上,日韩的表态与行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塑造了新的国际贸易格局。通过坚守平等互利并坚定捍卫自身经济利益,这些国家正在为全球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以柔克刚,寻求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