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隆基绿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隆基绿能”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张子豪
隆基绿能在4月底同时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年隆基绿能面临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全年归母净亏损达86.18亿元。
资料来源:隆基绿能2024年度报告
在年报开篇“致股东的信”中,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到了隆基绿能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并对此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新产品的失利,贸易壁垒带来清关受阻,以及未能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
从ESG的角度上看,隆基绿能在技术路线选择、库存管理和市场策略上存在重大失误。除此之外,其在客户满意度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改进的空间,下面将结合隆基绿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分析。
隆基新产品失利致亏损,产能规划与市场脱节
钟宝申强调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新产品的失利。2024年隆基因新产品HPBC1.0投产失误导致重大亏损。该产品在功率和成本未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大规模投产,导致库存积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1.28亿元,反映出公司在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产能规划盲目扩张的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创新研发体系”部分,隆基强调其秉持“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理念。而从报告中披露的隆基嘉兴基地这一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的示例中也能看到,公司强调依托自身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域的优势,对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确保产能投放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总体来看,隆基绿能还是试图提托技术优势精准规划。
资料来源:隆基绿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但从实际情况上看,HPBC1.0在功率和成本未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大规模投产,导致库存积压,反映出实际产能规划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隆基绿能年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均未披露该产品投产前的市场需求评估不足、产能扩张决策失误,以及未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生产计划的问题,但从结果来看,与上述强调的“灵活应对市场”等观念存在一定反差,实际执行中存在“以产定销”的思维惯性。
隆基受清关影响亏损,客户满意度现明显下滑
受前两年清关受阻的影响,隆基支付了大量的货物滞留、回运的费用,而且疲于应付因为不能交付形成的客户索赔,直到2024年下半年才恢复美国业务的正常经营。这点成为了隆基绿能此番亏损的第二个原因。
由此,我们首先关注的是隆基绿能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表现。可持续报告强调“客户投诉处置率97.99%”、“客户满意度达74.9%”,但未提及如美国业务交付延误导致的客户索赔事件或类似事项具体应对措施。
资料来源:隆基绿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隆基未明确表示对客户满意度统计有方法变化的前提下,与往年的客户满意度相比,隆基绿能今年的数据也有明显降低。从2023年可持续报告披露数据来看,2023年,隆基客户满意度由年初的4.51分提升至4.80分(满分5分),换算成百分制可达96%,远高于2024年度的74.9%。
而在合规建设方面,能看出来隆基绿能的“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公司积极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项目,对包括劳动用工、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知识产权、反垄断、关务、财税等合规议题开展业务风险识别及评估,将合规风险管理嵌入日常经营管理中”。
在合规培训方面,也于2024年完成了有关贸易救济及强迫劳动、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供应链追溯、反垄断与反商业贿赂、隐私与数据保护等合规领域的数十场合规培训,十分有针对性的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水平与合规意识。
隆基市场预判后行动迟缓,风险响应机制待优化
钟宝申“反思”中的第三个问题,即未能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直至2024年二季度才启动成本转型。虽然他表示“管理层在2023年已经预判了市场的下行”,但或许是由于下行预估不足,抑或是存在一定侥幸心理,导致治理层实际上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
可持续发展报告在“风险管理”章节提到,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董事会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治理主体,确立风险管理总体目标,并对风险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开展监督。
资料来源:隆基绿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中还强调“定期开展风险复盘与策略优化,通过管理评审机制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持续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及流程”。但由于隆基绿能未在报告中披露“定期”的时间频率。只能通过其他报告内容推算,最接近的是“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统筹管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全面监督和审批公司ESG战略、ESG中长期规划、年度规划以及ESG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
然而,实际情况是,尽管管理层在2023年已预判市场下行,但因“组织惯性强大”,未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直至2024年第二季度才启动成本转型。这表明隆基绿能治理层的风险响应机制在关键市场变化面前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很明显风险管控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落实效率仍存在滞后等问题。
资料来源:MSCI官网
这方面问题也体现在外部评级中。MSCI给予隆基绿能BBB评级,但在细分项上,认为其在“公司治理”维度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该项的定义正是“公司的所有权、董事会以及薪酬制度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