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休市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其中黄金市场首当其冲。由于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和黄金消费大国,休市期间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降低,投资者情绪也趋于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纷纷撤离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格波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中国休市这一特殊事件则成为了推动黄金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再次彰显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关联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作者:李笑寅
周四,中国市场因五一劳动节假期休市,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23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达1.77%。
据高盛商品交易员Adam Gillard,五一假期前夕,中国交易员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抛售了近100万盎司黄金,几乎完全逆清空了上周买入的仓位,导致在岸总持仓较历史高点已回落5%。
尽管中国在全球未平仓合约中的占比仍维持在约40%的高位,但上涨动能似乎暂时已达到顶峰。
Gillard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周二(4月22日),在中国投资者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增持120万盎司黄金的推动下,金价创下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成交量达到创纪录水平。
截至发稿,金价跌幅缩窄至1.53%,报3237.78美元/盎司,日内跌超50美元。
高盛:中国交易员对金价的影响力被低估
Gillard指出了一个关键现象:近期黄金价格的波动几乎都集中在中国市场开盘时间附近发生。
他解释道,中国对价格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在一天中流动性较低的时段(亚洲早盘)执行交易,这可能会触发中国以外的CTA交易信号——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金价在今日亚洲早盘交易中暴跌至两周来的最低水平。
Gillard在报告中强调了黄金作为交易品种的独特性:黄金是一种“流量商品”,它没有平衡点,不像石油或铜。对金价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西方世界的提取量(来自央行、中国进口(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购买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作者:李笑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