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模型赚钱有了新思路。ChatGPT 这一强大的语言模型在聊天框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回答各种问题,而是巧妙地在聊天框里“上链接”。通过这种方式,能直接引导用户点击链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或进行购物等操作。这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也为开发者和商家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让大模型从单纯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能直接促进交易和互动的平台,开启了大模型商业运营的新篇章。
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宣布,在聊天机器人ChatGPT上内置了购物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ChatGPT对话中表达购物需求,比对多家平台产品价格,跳转外部链接购买产品。
在ChatGPT的对话框里输入“我想给狗狗买件滑稽衣服,你能帮我找找吗?”后,五六件“神奇女侠大狗套装”“哈士奇魔术师斗篷”“泰迪浴袍搞笑三件套”的购物链接弹出来——这些链接来自亚马逊、沃尔玛、eBay等美国主流电商平台,带有图片、价格和简单的商品描述。
过去两年,大模型高速发展,聊天机器人也越来越普及,但成本高昂的大模型如何商业化仍然是挑战。目前,中国的大模型主要收入来源于B端。2023年三季度财报会上,百度曾经提出过“在尝试为中小企业提供聊天机器人类型的广告产品”。但截至目前,中国大模型同类应用中,还未有明显嵌入广告或购买链接的情况。
在模型训练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用户增速放缓的当下,增加购物功能,探索更多可能性,是OpenAI迈向新场景的一次尝试。
一、ChatGPT“上链接”
现在,ChatGPT不只想“知道你想买什么”,还想“推荐你买什么”。
该购物功能面向所有用户,内置在ChatGPT对话系统里。目前仅适用于电子产品、时尚美妆、家居用品这几个类别,之后将会纳入更多商品类别。
《财经》尝试在ChatGPT输入“小狗衣服推荐”的请求。在请求下,ChatGPT生成一系列涵盖节日主题、卡通角色等不同风格的产品,每个产品对应不同平台,包含亚马逊、eBay综合性电商平台,沃尔玛、塔吉特(Target)大型零售商,以及Costume Super Center专注于服装领域的垂直型电商。
(根据需求,ChatGPT生成一系列产品推荐。图源/ChatGPT页面截图)
点击产品照片后,页面右侧会弹出新弹窗,提供购买按钮,并告知产品的细节图、所在平台的运费物流情况、推荐该产品的理由,以及热门用户评论。
ChatGPT展示的产品评论来自多家线上编辑出版商、Reddit等用户论坛。用户不能在应用内结账,需跳转至商家网站完成后续交易流程。
关于如何选择商家和商品,OpenAI对外表示,商家列表从第三方供应商处收到的商家和产品元数据生成,显示商家的顺序主要由这些供应商决定,不会受到价格、运费等因素影响。而ChatGPT初始回复中显示的产品价格,通常反映列出的第一个商家的价格,可能不是最低价格。
对比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个性化推送是AI“种草”的独特优势。不同于传统搜索结果中可能因付费而展示的内容,ChatGPT通过整合用户历史对话、浏览偏好及自定义指令,生成个性化的商品推荐。OpenAI的搜索产品负责人Adam Fr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荐是自然生成的,不含广告,OpenAI方面也不会从交易中获利。
过去两年,大模型快速发展,用户逐渐从传统搜索引擎转向使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进行搜索。在过去一周,ChatGPT有超过10亿次网络搜索。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6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搜索量将下降25%,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让位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和其他虚拟智能体。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新的商机也在浮现。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商家正在琢磨怎么才能在生成式AI的回答中展示自己的商品。有网友表示,自己做的AI SEO(人工智能搜索引擎优化)咨询工作最近需求变多了。
在搜索引擎优化公司Semrush今年2月的一则报告中,数据营销机构iPullRan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King提到,ChatGPT搜索与其说是效果营销渠道,不如说是品牌推广渠道,品牌能借此获得并维持市场份额。
二、聊天机器人为何急着“带货”?
目前,ChatGPT购物功能并未直接带来营收,也未向电商平台收取推荐佣金,但未来与特定平台合作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在增加。
今年1月,OpenAI推出一款叫“Operator”的AI智能体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购买食品杂货或协助预订假期。2月,OpenAI与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的母公司Sea Limited合作,探索将“Operator”集成到购物体验中,包括在Shopee等电商平台上购物。
今年4月,有媒体发现OpenAI正在与加拿大电商平台Shopify合作,ChatGPT公共Web包中的新代码字符串包括“buy_now”“shopify_checkout_url”等,这暗示着ChatGPT将流程转交给Shopify的托管结账系统。
这些合作可能为未来的联盟营销和收益分成模式铺平道路。
此外,OpenAI还聘请了Shopify多位高管,包括前Shopify全球伙伴关系副总裁Glenn Worthington,OpenAI可能会进一步布局电商领域。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考虑收取联盟营销费用(即用户通过ChatGPT或其智能体进行搜索并产生的销售分成),但明确排除了在聊天机器人投放传统广告的计划。OpenAI的搜索产品负责人Adam Fry也承认了未来探索联盟营销变现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OpenAI的主要营收来自用户订阅。根据人工智能调研机构FutureSearch的报告,截至2024年6月,OpenAI的年度经常性收入约为34亿美元,其中约84%来自ChatGPT的付费用户。
但这仍然难以覆盖其庞大的模型训练和运营成本。据媒体报道,OpenAI在2024年用于训练AI模型和推理任务的支出可能高达70亿美元,预计亏损50亿美元。
在AI大语言模型领域,企业普遍面临“变现难”的问题。相比企业B端API(应用程序接口)收入,C端用户订阅付费带来的收入规模有限,且付费用户的增长已有放缓趋势。
电商购物功能有望为AI模型企业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渠道。美国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于2024年11月推出了“Buy With Pro”功能,允许付费专业版用户在其AI搜索引擎内购物。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微软、亚马逊都在试图把AI变成购物入口。谷歌今年3月推出了AI购物工具,通过用户描述,AI可以生成人们想象中的服装并推荐相似商品。微软4月推出了Copilot Merchant计划,试图打造一个由AI驱动的集中式购物平台。同月,亚马逊测试“Buy for Me”的AI功能,购物者无需离开亚马逊应用程序,即可从第三方网站购买商品。
消费者的确有相关需求。2024年,信息技术服务公司IBM对26个国家的2万名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购物时使用机器人或虚拟助手(55%)、增强或虚拟现实技术(55%)以及人工智能应用(59%)。
OpenAI预计,该公司将在2029年实现现金流转正并实现1250亿美元的营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作者:黄思韵(《财经》研究员),编辑:刘以秦,责编:要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