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生成了医学博士,协和“4+4规培”究竟是怎么回事?
创始人
2025-04-30 07:02:21
0

一位金融学生竟摇身一变成为了医学博士,这其中的转变令人惊叹。而协和的“4 + 4 规培”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4 + 4 规培”即 4 年本科医学教育后,再进行 4 年的规范化培训。这一模式旨在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通过前期本科的系统学习,为后续规培打下坚实基础,在规培阶段,学生将深入临床实践,接触各种病例,提升临床技能和应对能力。它全面而系统地塑造着医学人才,让金融学生也能在医学领域绽放光彩,为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一、外科医生婚内出轨,被医院开除党籍与公职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婚内出轨多名女医护人员的“桃色新闻”,持续引发热议。


根据一封4月中旬就在网络上流传的举报信称,这位39岁的副主任医师婚内多次出轨,涉及对象至少五六人,其中尤以同科室护士长和同届规培生董某最为瞩目。二人先后怀孕,而规培医师董某腹中胎儿已临近预产期。但值得注意的是,肖飞的妻子还在举报信中披露了肖飞为维护规培医师,在2024年7月5日手术时,对斥责该医师的护士大吼,丢下麻醉病人并与规培医师离开手术室长达40分钟的违规事件。


这一举报震惊网络,数度登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


4月27日,中日友好医院发布官方通报称,收到实名举报材料,反映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问题。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工作,第一时间对肖某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4月29日,医院官网胸外科医生名单中已无肖飞,而肖飞个人简历页面已无法正常打开。



事件经过多日发酵,人们已从所谓的桃色新闻中开始思考,外科医生在病人已被麻醉的情况下,因为争执,就擅自离开40分钟,如果因此出了事故,应当算谁的责任?事件中涉及到的“强大背景的规培医师从一个读金融的学生成了医学博士”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擅离手术室麻醉病人40分钟,知名医生公开称其触犯医德底线


在这封引发网络震惊的举报信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其同为医生的妻子谷某指称,2024年7月5日,肖飞和出轨对象董医师一起上手术台,董医师的某些不正确操作遭到护士的训斥,肖飞立即对该护士大吼大叫并丢下已经麻醉的病人不顾,和该规培住院医师一起离开手术室长达40分钟,差一点酿成严重后果。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医德与医疗安全的质疑。肖飞公开对此进行了回复,确认自己离开了四十分钟,称其离开手术室是“期间我感到头晕、手抖得厉害,实在无法开始手术……避免进一步冲突,也为调整身心状态”,“返回病房测血压、吃降压药、喝水,平复心情后,和一位朱姓医生一起返回手术间顺利完成了手术”,并认为自己“私生活有问题但医德没问题”。



这个回应显然并没有得到认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医师凌楚眠认为,“因为任何非正当理由,弃麻醉后的病人于不顾,直接离开手术室,这都是犯罪。


一台手术,只有三方(外科麻醉手术室)核查了,人到位了才会开始麻醉诱导。麻完了,外科的开台准备是同步开始的——备皮上尿管、消毒铺巾等等。而这位仁兄,在病人麻了后因为“红颜”这样那样的原因,直接跑了、消失了接近40分钟——直接结果是,这台手术“卡住了”。等的这40分钟,这组人啥都干不了,排在后面的手术病人也被迫延误;最关键的是——麻醉深度必须适配合适的外科刺激/疼痛水平。由于缺乏手术刺激,病人诱导后肯定缺容量,血压会往下垮心率会往下掉,麻醉只能减浅/用血管活性药……否则,患者会陷入事实上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状态,俗称“麻深了”。


而在“诱导后——外科切皮”前这个时间段,麻醉的控制其实很难:深了不行,浅了也容易出问题,比如术中知晓(就是大家常说的“手术中醒了”)就爱出现在这个节点。对手术病人来说,麻醉只要开始,每分每秒都是钱(事实上美国ASA的麻醉收费就是按分钟算的),每分每秒都是不断累积的麻醉风险……


这场风波终以涉事医生被开除收尾,但它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作为涉事的医院,不应该简单将涉事的医生开除就了结此事,而是应该对事件相关细节进行说明,让公众了解,举报信里这部分内容是否属实?是否有及时补救的措施?患者的健康是否受到任何伤害?



三、“4+4”制度陷热议,涉事规培医生是否拿的是“水文凭”?


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协和医院“4+4”培养制度意外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涉事规培医生董某的“4+4”身份被曝光后,人们开始讨论一个非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三甲医院的,并质疑其家人背景等。不少人甚至将矛头直指这一医学教育改革模式,质疑其培养的医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我们先来说说国内的医生培训制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主任文天林告诉《CC情报局》:“目前中国培养医学博士的方式大致分为四种:传统本硕博模式(11年制)、八年制医学博士、‘4+4’跨学科培养模式、同等学力在职博士。


“第一种传统本硕博模式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立的三级学位体系,适用于科研型人才,全国所有具备医学博士点的高校都是这种培养模式,是我国医疗人才、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培养模式。但耗时长,医生代价大。”


“第二种八年制医学博士是高考招生录取时决定了的,整合本科至博士教育,8年完成,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旨在培养兼具临床与科研能力的精英医生。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获批首批试点,随后协和、北大、浙大等10余所高校跟进,具有此类招生资格的是国内19所顶尖医学院校,录取分数高,培养模式略有不同。该模式的优点是缩短培养时间,强化临床与科研结合;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集中于三甲医院。缺点是学习强度大,淘汰率高(如中山大学规定绩点低于2.2者分流至五年制);通识教育阶段医学氛围不足。”


协和医学院官网关于4+4模式的解读


“第三种是‘4+4’跨学科培养模式,即非医学本科(4年)加医学博士(4年),文理工科背景均可报考。出台背景旨在吸纳多元学科背景学生,培养‘新医科’复合型人才,回应医学与科技交叉融合趋势,2002年上海交大医学院率先试点,2018年扩展至文科生,但实际招生仍以理工科为主。实施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3+5’模式)、浙江大学‘巴德年班’等。特点是本科不限专业,入学前需自学5门医学预科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课程整合医学与工科(如生物材料学、医学大数据),强调临床思维与技术创新,优点是打破学科壁垒,培养跨领域医学科学家;缩短传统路径时间(相比11年制)。”


“缺点是文科生因理工基础薄弱报名率低(如上海交大2018年无文史类学生录取)预科课程压力大,跨学科融合难度高,临床能力不好评估。”


“第四种是同等学力在职博士,是在职医生通过学术成果(如省部级奖项或高水平论文)申请博士学位,为在职医生提供晋升渠道,缓解基层人才短缺,但部分院校降低标准牟利,导致学位含金量受质疑;学术造假风险高。”


“几种模式中,八年制对标美国MD培养,但国内缺乏配套待遇(如医生薪酬与社会地位),导致吸引力不足。‘4+4’模式虽遇冷,但预示未来医学需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长期可能改变医生知识结构,但因这两种模式在医学理论、临床时间和普通博士培养相差较多,学习时间少了3年,工作时间多3年,能力也受到质疑,导致普通模式培养的博士不满情绪较重。这可能也是人们对于这种培养模式的热议的原因之一。”


至于引发人们讨论的协和的“4+4”培养制度改革,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4年医学教育——于2018年开始招揽海内外本科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截至2023年已招收150余人。


“4+4”制度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次引发争议的一个焦点,是本科4年的教育,不需要是医学院,甚至不需要是理工科专业。这一点争议,非常拿捏很多吃瓜群众的心理,但细想之下,其实根本没有争议的必要。


首先并不是完成4年非医学专业的本科之后,“4+4”制度之下的学生就去给患者看病了。他们还要继续完成4年的医学教育,后面还要到医院进行规培。


其次,“4+4”这样的制度也并非一个突发奇想造出来的概念。美国医学院的招生模式便是类似的制度。美国医学生本科阶段多攻读生物、化学、人文等非医学专业,通过MCAT考试后进入医学院接受四年专业训练,毕业后获得MD学位。只要通过执业资格考试(board exam),美国医学界便认可其专业能力。这说明,医学人才的培养路径本就多元,不能以单一标准评判优劣。


最后说一下这位“涉事”的董医生的一些传言问题。这位董医生毕业于巴纳德学院,拿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经济学文凭。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是美国顶尖的女子文理学院,于1900年并入哥大。这个文凭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到。她被协和4+4录取,符合招生规则。


除此外,在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黎明看来,她最大的问题是2023年4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bladder cancer)。这份供泌尿外科医生学习和执行的膀胱癌诊疗指南由一个没有任何临床经验的规培生撰写,这个事情,她是真的不够格。而指南是给众多临床一线医生作为参考的,如果指南有问题将会影响众多的患者,因此不能也不应该由低年资医生作为一作,这个事情才是大概率有猫腻的。


原则上,关于董的传言,大多证实可为谣言。但其本人的“私德”问题,将让她付出很大的代价。不过这种将个别事件与培养医生制度挂钩,往小说是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措施,往大说便是利用个别负面事件否定“4+4”制度,等同于因噎废食,黑化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医生的私生活问题,本质上属于个人道德范畴。但医生在手术台上的任何失职行为,无论背后原因如何,都是对医疗行业职业准则的公然伤害。在医患关系本就相对脆弱的当下,一次手术台上的“弃患者不顾”,可能让无数医护人员多年来积累的信任毁于一旦。公众或许可以理解医生在私人生活中的选择,但对医德失守的行为却绝无容忍的余地。毕竟,患者需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全力以赴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而非漠视患者安危的“问题医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C情报局 (ID:cancer-weekly),作者:一节生姜(美国药理学博士《CC情报局》特约专家),编辑:屈功泽、白金娜、高雨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 今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一季度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今世缘(603369.SH):... 2025年4月30日,今世缘(603369.SH)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0.99...
【机构调研记录】招商基金调研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4月29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招商基金近期对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曾舜晞、潘展乐、孙俪“联袂”难... 4月29日晚间,国内男装龙头海澜之家(600398)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报。值得...
五一前夜,五星酒店为何招不到前... 五一前夜,本该是酒店业繁忙的时刻,然而某五星酒店却遭遇了招不到前台的尴尬。或许是因为五一假期的特殊性...
顺鑫天宇荣登“2024北京建筑... 近日,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与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2024北京建筑业企业百强”榜...
累死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为什么那... 年轻人的情绪价值看似重要,实则常常被低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
演技综艺,失去演技 在如今的演技综艺领域,曾一度辉煌的演技表演如今似乎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光芒。曾经那些让观众为之惊叹的演...
在豪华酒店当试睡员,我发现了里... 作为豪华酒店的试睡员,我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起初,我以为只是简单地体验酒店设施和服务,但逐渐发...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
俄外长:俄将在不损害伙伴关系前...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后表示,俄方愿与美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但强调这...
神十九飞船已撤离空间站,计划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4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
谁在透支保障房?英国社会住宅私... 在英国,社会住宅私有化的进程中,一些本应保障困难群体居住权益的保障房却面临被透支的困境。原本为低收入...
中国石化一季度投资收益亏损38...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石化财务总监寿东华回应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9%至1...
万亿城市一季报,谁在领跑? 万亿城市一季报揭晓,谁在领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从已披露数据来看,各城市呈现出不同态势。一些传统经济强...
为何港股新消费集体“起飞”了 港股新消费集体“起飞”,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的需求...
怎么又是你!陈盈骏两记关键三分...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陈盈骏真有一颗大心脏,他接连2记关键三分帮助北京队客场再胜山西队。带着2-0...
渤海化学(600800)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渤海化学(600800)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鲁抗医药(600789.SH)... 2025年4月30日,鲁抗医药(600789.SH)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6.7...
看完柬埔寨选美,多少人怀疑自己... 看完柬埔寨选美,不禁让人对自己的审美产生深深的怀疑。那舞台上的佳丽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现着各异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