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日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迅速提升至125%。面对这一变化,中方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并明确表示:“在目前的关税水平下,美国的输华商品已无市场可言。如果美方继续玩弄关税游戏,中方将不予理睬。但若美方继续侵犯中方利益,中方必将作出坚决回应,奉陪到底。”然而,美方并未因此止步,随后继续在多个领域施压。
尽管不断施加压力,中方并未向美国低头,始终坚守立场,同时美国自身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减轻国内经济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时间周二公开表示,现行的对华关税过高,并计划大幅降低。此外,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将很快降温,认为此时是达成重大协议的最佳时机。
随后,部分美国媒体透露,可能会采取将对华关税降至“50%~65%”的方案,另一种方案被称为“分级方案”,即对第一类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第二类商品的税率至少为100%。然而,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却坚称,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并未软化。
对此,中方回应称:“如果美方真心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应该放弃极限施压的策略,停止威胁和讹诈,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开展对话。”事实上,即便美国将关税降至50%左右,两国之间的贸易仍然会受到严重制约。正如美国财政部长所说,关税的影响导致中美贸易几乎停滞。
对于美国的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用一句中国俗话来形容:“软的不吃来硬的,硬的不吃来软的”。美国的软硬策略,最终却发现并没有奏效。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深刻了解特朗普的动向。自贸易战第一轮以来,中国已经为应对各种可能的局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当前中美两国的国内形势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加征关税的开始,中国国内形成了团结一致的局面,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大型企业帮助外贸公司转向内销,并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而美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的制造业、农业及高科技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美国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亚州,率先起诉特朗普政府。紧接着,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伊利诺伊州、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和佛蒙特州等12个州联合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其关税政策违法。诉讼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一时兴起,而非合法权力的行使”,并要求法院判定“对等关税”不合法,阻止其实施。
此外,美联储刚刚发布的“褐皮书”中,提到“关税”一词的次数达到了107次,而与“不确定性”相关的词汇则出现了89次。美联储的报告中,关于“关税的焦虑”展露无遗!同时,最新的调查显示,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因为关税而宣布涨价,这些涨价将直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显著推动物价上升。
在4月23日发布的一项哈佛大学的青年民意调查中,数据显示,仅15%的美国青年认为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方向正确”,而51%的人认为“走在错误轨道”。特朗普的青年支持率为31%,与2017年持平;对于联邦政府、国会、最高法院的信任度都低于1/3。这项民调还显示,特朗普2025年议程中的9项政策没有一项支持率超过35%。其中,“成立政府效率部”支持率为35%,而废除教育部、关税政策等的支持率仅为14-18%,多数政策的反对率高达40%以上,移民执法进校园的反对率更是达到55%。
特朗普不仅在关税问题上不断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还在扰乱金融市场。近期他宣布不会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意味着暂时放过了美联储。然而,特朗普政府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计划推动对IMF和世界银行进行“重大改革”,以增强美国的领导地位,恢复全球金融体系的平衡。批评称,IMF和世界银行偏离了自己的使命,过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性别等社会问题,忽视了督促贷款国履行经济改革承诺。美国还要求世界银行将焦点放在全球能源供应问题上,并将拜登政府承诺的40亿美元世行拨款与改革挂钩,以资金施压。
美国近期的贸易政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秩序的混乱。IMF下调了美国及全球的经济增长预期,指出贸易战的升级将加重经济压力。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和持续的冲击,华尔街的一大多头投资者最终举手认输,放弃了对企业大幅盈利和美股持续上涨的预期。德意志银行的策略师将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价下调了12%,预计成分股公司的盈利将下降5%,这一预期与市场此前的增长预期相悖。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激进贸易政策改变了原有的贸易格局,削弱了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标普500指数今年已经下跌了近9%,美元指数也下降了8.4%。新一轮的关税政策使实际税负大幅上升,相当于增加了8000亿美元的税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市场的原有预期,使美国企业的盈利前景堪忧,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市场波动加剧。美国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影响了本国企业,也通过贸易传导波及到全球经济,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