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再次下降 国家出手了
创始人
2025-04-27 16:56:40
0

婚姻乃人生头等大事,许多人却不当回事了。

日前,民政部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相比10年前高峰时期少了近一半。

这不是结婚人数第一次下降。在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去年结婚人数下降被认为是“龙年无春,不适合结婚”的结果,但今年走势足以说明,文化只是微不足道的因子,结婚意愿下降才是更大的难题。

结婚是生育的前置动作,如果年轻人连婚都不结了,何谈生娃,又何谈买房?

面对这一问题,从国家到地方,全部出手了。

01

零门槛结婚,正在成为现实。

日前,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祭出了“结婚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的组合拳。

这是继2017年全面取消9元婚姻登记工本费以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全国通办,意味着结婚不用再回老家,打破地域、户籍限制,让结婚登记在全国畅通无阻。

过去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需要回到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但在人口大流动的当下,早已不合时宜。

取消户口本,意味着只要一张身份证,随时随地都能登记结婚,过去因父母反对或高额彩礼而遇阻的情形不复存在。

过去之所以设置户口本限制,主要是为了防范重婚、骗婚现象,但在大数据全面联网的当下,同样没有存在的必要。

事实上,无论是免费登记,还是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既是尊重结婚自由的体现,但从根本上还是制造“零门槛”的结婚环境

结婚越来越容易了,但离婚却有门槛,存在争议的离婚冷静期并没有取消。

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没有提及此前草案中关于“三十日”的明确时限,被一部分媒体解读为冷静期不复存在。

这是误解,条例虽然没有提及具体时限,但明确强调 “在法律规定期限内”。

这里的法律规定,自然是作为上位法的《民法典》,“三十日”的规定就是由此而来。

不限制冲动式结婚,却要防范冲动式离婚,背后的政策导向可谓一目了然。

02

有地方开始发钱刺激结婚了。

取消重重限制,只是让结婚变得更简单,但人们不会因为结婚容易而结婚,同样不会因为离婚困难而轻易选择和好如初。

横亘在结婚面前的难题,一方面是婚姻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则是单身社会和低欲望社会的盛行。

面对第一个问题,多地政府陆续出台出手,在整治“天价彩礼”、增加婚育假期之外,开始真金白银发放结婚补贴了。

我们听过“生育补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发放育儿补贴”,全国已有数十个省市出台类似政策,最高可补贴10万元以上。

结婚补贴还是第一次,在省级层面率先有所动作的是浙江。

今年初,浙江印发婚育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符合条件的结婚登记对象发放结婚红包、消费券,同时提出优化完善高校在校学生婚育相关制度。

作为先行者,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给出的是1000元的消费券、体检套餐及文旅优惠,衢州市常山县则是1000元的现金奖励,但前提条件是“25岁以下,初婚,且一方是当地户口”。

与之对比,地处中部山区的山西吕梁市,甚至比沿海地区更大方一些。

当地提出,在该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在登记窗口直接领取。

不过,力度最大的还是有“广东最急村委会”之称的某城中村。

日前,广州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表示,一方或双方为村户籍股东成员并具备初婚、婚姻至少保持1年以上的,奖励2万元到4万元不等。

“重金悬赏”的村委会,只是小圈子的孤例,城中村户籍股东资格不是外界所能轻易拿到的,政策不具备任何普适性。

有没有发现,与动辄数万元的生育补贴相比,结婚补贴通常只有一两千元,且设置了一系列的前置条件,部分甚至只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券。

显然,作为人生重大决策,要不要结婚、想不想结婚、能不能结婚,恐怕不是几千元补贴就能动摇的。

婚姻成本,不只是彩礼、住房、教育、婚育等物质成本,更不乏时间、精力以及放弃单身自由的机会成本。

那些看不到的成本,才是最大的拦路虎,不是政策和金钱就能逆转的。

03

从国家到地方,为何要千方百计下场催婚?

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国之大事。

一方面,鼓励结婚就是鼓励生育。结婚与生育之间存在直接关联,上一年的结婚人数,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出生人口。

当然,生育并不必然以结婚为前提,在国外“未婚生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响,结婚仍是生育的最大前提。

不过,近年来,多地尝试生育登记与结婚“脱钩”,生育登记不再以婚姻为前提,新生儿上户口不再以结婚证为条件,就是包容性的体现,也是鼓励生育的务实之举。

另一方面,稳定的家庭结构是重要的社会稳定器,也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

婚姻是契约关系的体现,家庭则是道德义务、情感纽带的载体,通过婚姻、生育构筑的家庭结构,无论古今,都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而从结婚到生娃,组建家庭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消费的过程。从彩礼、婚礼、购房支出,到生育、养育、教育开支,无不成了消费循环的放大器。

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为直观。许多年轻人买房就是为了结婚,如果连结婚的想法都没了,为何还要去买房?

日本之所以陷入长达三十年的消费低迷和房价萎靡,与其超单身社会、低欲望社会不无关系。

韩国之所以被预警为“全国首个消失的国家”,正是“三抛世代”(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持续涌现的结果。

结婚、生育与否终究是个人选择,但立足于全局,单身社会当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来源:国民经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成研究 | 成祥波等:公司债... 随着发行市场的持续增长,2024年债券市场存量规模持续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
美元指数跌破98!这不是数字,... 2025年4月21日,美元指数(DXY)盘中重挫100点,跌破98关口,创下自2022年3月以来的新...
掌上白银APP炒白银期货被骗,...   掌上白银APP交易软件真的靠谱吗?掌上白银APP交易软件等等都是上海华通白银国际交易中心旗下的白...
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接下来如何继续巩固回升向好态势?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如何办好我们自己的...
原创 6... 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屏息等待六月的大考——6万亿美元美债即将到期,这场"美元海啸"让黄金市场剧烈震荡!今...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5%... 今年首季度,通州区以“开局即领跑”的姿态交出亮眼答卷——经济运行呈现“开局良好、量质齐升、结构趋优”...
每日互动一季度各主营业务有序发... 4月27日晚,每日互动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8.61万元。公司...
茅台和82拉菲一样,会跌落神坛... ✦ 关注蓝裕文化,好内容不容错过 ✦ 蓝裕酒类规划院观点: 茅台与82年拉菲的对比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联...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27日电(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27日介绍,4月26日,来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
工大科雅: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 工大科雅(301197)4月28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7...
李在明当选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 韩国共同民主党27日举行该党全国巡回竞选中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选拔大会,前党首李在明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
传美团闪购日均超1300万单,... 美团闪购日均超 1300 万单这一惊人数据背后,京东外卖的大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京东外卖的强势进入...
金融产品代销“增量不增收”?财...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金融机构交出了首份财富管理成绩单,2024年渠道代销端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
梦洁股份营收降、利润升背后:核... 4月27日,老牌家纺企业梦洁股份(002397)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呈现“营收...
国企动态 | 国投集团所属国经... 近日,国投集团所属国经公司环保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行前往中国航发集团航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科技股调仓曝光!基金经理:看多... 在经历去年末以及一季度的大涨,以及近期震荡回撤后,科技板块的投资到了十字路口。 在公募基金一季报数据...
儿时的甜蜜为什么消失了? 请你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地写关于儿时甜蜜消失原因的 200 字描述呢。 初夏...
中产娃“跌落”的关键:童年富裕... “童年富裕症”是中产娃“跌落”的关键。在富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过度享受物质,缺乏挫折教育。他们习...
中日友好医院通报“医师肖某被举... 近日,我院收到实名举报材料,反映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立即组...
低价不再是出海四小龙的必选之路 在当今的出海领域,“低价不再是出海四小龙的必选之路”这一观点愈发凸显。曾经,低价策略或许能让它们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