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以后,外贸工厂要开始做零售了
创始人
2025-04-15 12:21:28
0

这波之后,外贸工厂纷纷开始涉足零售领域。过去,它们主要专注于为海外市场生产批量货物,如今,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崛起和线上销售渠道的便捷,外贸工厂意识到了新的机遇。它们拥有优质的产品制造能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将这些优势转化为零售产品,既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又能拓展新的市场空间。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或与电商合作,外贸工厂以更直接的方式将产品推向消费者,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有个供应商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帮忙清批货,他合作的一个美国老客户因为这波“战争”取消了订单。原本客户说的是希望他来承担增加的成本,结果供应商一核算价格非但不赚钱,还要亏不少,拒绝之后,客户直接不要货了。


因为是合作了多年的客户,所以连定金都没收,不仅如此,以往还给了很长的账期,这一波搞的他非常难受。跟他合作这几年,我一直没有要过账期,因为担心有了账期,我的胆子和野心变大了,人到中年,再也不想翻车栽跟头了。


其实我没办法帮他消化这一波库存,因为产品上都有对方的标,做了这么多年亚马逊,基础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是有的,我也不可能为了给他清个库存,再把我们自己的店铺给搭里边。我建议他至少跟客户协商一下,哪怕再等等看,如果后边谈妥了,能出还是尽量给出了。


这一场风波,对于做外贸的人来说都多多少少会有些影响,尤其是之前做小包自发货的和严重依赖于大宗贸易搞批发的人。像我们这种在亚马逊上开店的,除了少数运费涨得比较夸张的,绝大多数即使有成本上涨,都还相对可控。群里有朋友因为两三块的成本上升四处哀嚎的,在我看来真没必要,如果上涨两三块就没利润了,只能证明:你卖得太便宜了。


事实上,这个供应商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没有这场风波之前,我就遇到过几个工厂朋友被海外客户临时放鸽子的情况。虽然我并不建议所有工厂都无脑冲进跨境电商尤其是零售电商这个行业,但是对于那些原本就主做海外业务的,产品不适合在国内销售的,还是有必要拓展下零售渠道,毕竟把所有筹码都下在一两个客户身上,遇到点儿问题,真的会非常难受。


我知道,在这个时期劝人做跨境电商零售的,一定会挨骂的,聪明一点儿的人一定会说:你可以拓展其他市场的客户,实在不行出口转内销。但凡真的对于这些外贸工厂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工厂转型做国内市场的产品,难度丝毫不亚于二次创业。其他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跟现有市场的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这种建议,听着很正确,但都属于正确的废话。


零售跟批发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差异是可以慢慢被消弭的,因为商业背后的逻辑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很多外贸工厂从批发往零售转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要么大干快上,要么只是很浅地试试水,甚至我接触到的不少工厂有意愿往零售转,但是老板很难带着团队从零去跑通这条路,一般都是高薪从外边招聘一堆“人才”,然后放手就让他们去试了。结果跑了半年一年,丝毫没有进展,于是就归功于:现在的跨境电商越来越难做了。


我之前其实也揭露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少人做事主要靠运气,招三五个人的团队,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往电商平台上一丢,花点儿钱搞搞评价,做做促销,能起来了归功于自己的英明决策,跑不起来,就开始怪团队不给力,怪行业竞争太激烈,甚至会觉得跨境电商都是骗人的玩意儿。


作为一个在跨境电商行业混迹十几年的老油条,准确一点说是在跨境零售行业待了足够久的人,现在的我,每天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零售的知识,研究平台的逻辑,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用户的需求,一遍又一遍地优化我们自身的策略。在我看来,如果想要入局,必须要自己下场,之前有个工厂的朋友让我帮忙推荐“人才”,我告诉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下场,带队去跑流程,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型,要有一个相对靠谱的系统,否则的话,还是不要动做零售的念头。


站在供应商的角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已经从好几个工厂老板嘴里听到“XXX,就是靠着我们的产品才发的家”这类的言论了。比较神奇的是,只要这么说的老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边给他们眼里的“穷小子”供货赚钱,另一边自己私下也搞两个店铺,招几个员工尝试去做,结果多数都没跑起来。有一个我认识的工厂型卖家,自己店铺挂的产品售价是自己客户的一半都不到,依然销量惨淡。所以,零售这件事儿,还真不是有货就行的。


我们自己开发一款产品,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基础信息的收集,到上架之前的各种准备,少则三两个月,多则需要半年。产品上架之后,投放广告,迭代文案和视觉,重新调整产品,等到产品真正开始起量,基本都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所以我一直强调长期主义,心态不稳,性格太急的人,真干不来这个活儿。


但我接触的不少工厂,都觉得投几个人,搞个办公室,开个店,发批货,三个月内能看到效果就继续,看不到效果就原地解散,这样的心态,其实是有问题的。


跨境电商也好,零售也罢,是一种发展方式,是一个贴近用户,不断提升价值的过程,更是一种渠道,任何有效的渠道,构建起来,都没有那么容易,但是这事儿,值得去做,值得去尝试,前提是以正确的心态和姿势下场,真真正正在做事的。


或许有人会质疑,难道工厂就没有其他客户了吗?当然有,但是有的产品,适合哪个市场,是由需求决定的。再怎么着,批发客户的客群一定是小于零售客户的,换句话说:零售虽然都是些小客户,但恰恰正是小客户,零散客户,不至于少个一两个,我们就活不下去了。换到批发渠道,可能一个客户的退单,都有可能直接让工厂原地解散,这就是现实。


比较扯的是,这次被客户退单的供应商,恰恰就是之前在我重新创业的时候,给我丢了两款其他客户尾货的工厂,区别就是:上一次,产品上没有打标,我也接受白盒出货,这一次,产品上镭射的有客户的LOGO,我也没办法承担这样的风险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长期主义,作者:拓跋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氏点银:黄金短期继续看调整不... 郑氏点银:黄金短期继续看调整不变,今晚二次看跌 回顾昨日行情走势及出现的技术点: 第一,黄金方面:这...
94岁“股神”巴菲特未退休,确... 2025年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将在美国奥马哈市举行。今年恰逢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60...
飞利信(300287)2024...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飞利信(300287)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
上海车模兴衰史 上海车模曾在汽车展览等领域风光一时。早期,车模以其精致的妆容、婀娜的身姿,为车展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企业家如何学会好好说话? 企业家要学会好好说话,需从多方面努力。首先,注重倾听,放下自我,用心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这是良好...
原创 董... “内生式创新”在成熟产业中能够发挥优势,在新兴领域或容易陷入“技术孤岛”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在格...
明星代言花掉71%利润,溜溜梅... 在如今的商业世界中,明星代言现象屡见不鲜。然而,有数据显示,某明星代言竟花掉企业 71%的利润,这一...
“比较优势已死”的年代如何和盟... 在“比较优势已死”的年代,与盟友正确共生需重视多方面。首先,应摒弃传统以单一优势论的合作模式,注重彼...
华致酒行(300755)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致酒行(300755)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利君股份(002651)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利君股份(002651)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特朗普衰退”引爆美国社交媒体... 财联社4月27日讯(编辑 史正丞)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滥施关税引发的经济衰退忧虑,大量美国网民正在社交...
经济日报:民间投资回暖释放积极... 伴随着政策春风,民间投资迎来“复苏”。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结束了此前...
消费品以旧换新如何精准补贴?这...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数量达到60.42万家...
14死700多伤、大火延烧、调... 当地时间26日,伊朗南部阿巴斯港市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爆炸。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6日晚获悉,伊朗内政部...
米村拌饭刮骨疗伤 “米村拌饭刮骨疗伤”,这仿佛是一场独特的美食与坚韧的交融。在米村拌饭的世界里,那一碗碗色彩斑斓的食材...
原创 周... 上次周评《突破下跌趋势线的机会出现,能否抓住得看成交量了》主要观点:目前中期走坏,但已见底,非牛非熊...
政治局会议深读|首提“持续巩固...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指出,要持续用...
拉卡拉2025年一季度跨境支付... 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 4月24日晚,拉卡拉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和2025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
深交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及配... 人民财讯4月25日电,近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修订发布主板、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合称《...
原创 1... 导语 2025年4月,全球“淘宝热”蔓延。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关税,海外消费者纷纷绕过中间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