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化精英的自我进化
创始人
2025-04-09 12:01:25
0

请你提供具体的“以下内容”呀,没有相关内容我没法准确进行创作呢。你可以详细说说这个文化精英的相关经历、转变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我就能更好地为你写描述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ID:eeoobserver),作者:竺晶莹


在邹波离开中国、居住加拿大的十余年间,“文化精英”从一个褒义词沦为一个贬义词。如今有点名气的文化人在网络上都不敢自诩为文化精英,唯恐拉开了自己与大众的距离,毕竟那等同于和流量的距离。不过刚回到故乡的邹波还没有习得这种虚矫,他新近发表在媒体上的书评,甚至直陈自己为“文化资本家”,乍看比“文化精英”还大胆,有一种天外来客的天真。


这里要澄清的是,邹波并非用这些清高的身份标签“自绝于故土”,从其过往的作品和经历来看,他反倒是一个真正在乎吾国与吾民的记者、作家。


作为“70后”媒体人,邹波曾在《经济观察报》任创刊设计总监,之后决定转型从事非虚构写作,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从南走到北的田野调查,写下一个个如今看来正是历史切片的非虚构报道,这些文章部分被辑录在了他已出版的《现实即弯路》和未出版的《外省精神》之中。



《现实即弯路》


邹波/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年9月


一半在路上,一半在书斋,或许是很多媒体人的生活方式,邹波也不例外,如果非虚构集是他对于现实的关照,那么新出版的随笔集《在陈词滥调背后》就是他思想历险的印证。为什么这称得上是一场历险?或许在于邹波不停地修正着自己的思想,在这本书的些许篇章里,你可以看见标题下有好几个年份,意味着他在这几个时间里对同一个概念产生了新的想法。通常人年纪越大越容易固化自己的思维,但邹波没有这样的包袱,他从未停止对各种思潮的审思。在远渡重洋后的生活里,他甚至从一个自由主义者开始质疑“白左”,认为他们陷入了代言者偏差之中。



《在陈词滥调背后》


作者:邹波/著


微言传媒·文津出版社


2025年1月


这种演变同时发生在他写作的文体之中。在写了很多年非虚构调查、文化评论以后,邹波开始在异国的破晓天光里写诗,还发展出了一种漫游式的智性随笔写法,游荡在历史、政治、文化之间,思维在庞杂的知识体系中从这个点跳到那个点。去年英国专栏作家马丁·艾米斯的经典书评集《与陈词滥调一战》中译本出版,巧合的是他们的书名——对于陈词滥调的誓不妥协,连内容上也都是个人阅读史的呈现。但不同的是,艾米斯沿袭了典型的英式散文传统——慧黠、毒舌,在这本文集里刻录了西方纸媒黄金时代里一个文化斗士的锐利偏见。


邹波在《在陈词滥调背后》里的写作,我却很难说是什么文体,自然他传承了西方智性随笔的思考、引据传统,但又不是艾米斯那样的专栏文字。他的写法更自由也更散漫,有启蒙的语言也有抒情的语言,有时那些文字犹如梦呓,适合在午后翻几篇,会是一场小小的智力游戏,但看多了容易头晕目眩。我读这些作品时,免不了把某些句子读上几遍,试图确认我没有理解错它的意思。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毫不迁就读者的写作。


那么它带来的结果就是,作者的自由意志得以发挥,但也许就会遭到市场的冷遇。这让我想起唐诺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和写作,他出版的书评集是火候到了的产物,却也是不和读者妥协的思辨,他直言要做他的读者是有门槛的。相对照的就是梁文道,他在和唐诺的对谈里表示了对后者的羡慕,而他用电视、播客做了大半辈子的文化科普,习惯用公众能理解的语言去解读文化现象,但如今面对这个众人的价值判断退化到有如童蒙的时代,他做节目已经需要跟听众解释,我们看电影时不能只评价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梁文道觉得自己被消耗掉了,他未来的人生仿佛不会再有进步了,很怕自己失去那种精确的文化鉴赏力。


我从这里看到的就是,两种文化人的得失对照。也许最终还是忠于自己更划算,毕竟它最大的代价也只是冷遇而已了。


现在的邹波似乎更接近唐诺的状态,我甚至怀疑他并没有想过取悦大众的可能性。他说:“我就是要在公众号上写万字书评。”这是他去年开始在单向街书店的平台上撰写的世界书评专栏,将海外的好书结合当下的现实谈他的洞察。今天文化类的新媒体平台多半都充斥着青年焦虑、两性对立,而邹波的书评却在谈古典学、现代性。用邹波的话来说,他这是以诗人的语言从伦理学角度谈生活里的一切,不是全然学术化的,而是用高密度的语言保持了情感与智性的鲜活状态。这也是他最新定型的一种写法。


年近五十,是天使望故乡的年纪,有些人会开始回忆式的溯源,以一种柔情的目光回顾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也有一些人祈求于不断的自我进化,在回到故乡的第一个春天,邹波仿佛带着异乡人的眼光重新在观察这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他告诉我在高铁上听一个工程师大声地在电话里解决公司的紧急技术问题,旁若无人也不怕别人听到,也许根本想让人听到以彰显自己的技术精英身份。邹波认为这就是现在社交媒体的一种隐喻,高铁代表着一个技术世界,而一个人在众声喧哗的背景音中大声地说着自己的悄悄话,这就像我们在充斥着各种声音的社交平台上也在说着独白和悄悄话,既隐秘,又想炫耀自己。


我惊讶于他的细腻,出走半生,归来还带着一双记者的眼睛、作家的眼睛。显然,在俯拾皆是的生活素材里,他已经谋划着新的写作。


尽管我们生活在侈谈也是耻谈“文化精英”的氛围里,很多人不再愿意顶着这个头衔,但是那些追求永远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文化人,确实谈得上是文化精英。在文化越来越被看轻的时刻,我们或许该重新正名化这个身份标签,毕竟无论是“文化资本家”还是“文化精英”,这种永远追求自我进化的态度,正是浮士德精神在现代人身上的附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 今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一季度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今世缘(603369.SH):... 2025年4月30日,今世缘(603369.SH)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0.99...
【机构调研记录】招商基金调研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4月29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招商基金近期对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曾舜晞、潘展乐、孙俪“联袂”难... 4月29日晚间,国内男装龙头海澜之家(600398)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报。值得...
五一前夜,五星酒店为何招不到前... 五一前夜,本该是酒店业繁忙的时刻,然而某五星酒店却遭遇了招不到前台的尴尬。或许是因为五一假期的特殊性...
顺鑫天宇荣登“2024北京建筑... 近日,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与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2024北京建筑业企业百强”榜...
累死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为什么那... 年轻人的情绪价值看似重要,实则常常被低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
演技综艺,失去演技 在如今的演技综艺领域,曾一度辉煌的演技表演如今似乎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光芒。曾经那些让观众为之惊叹的演...
在豪华酒店当试睡员,我发现了里... 作为豪华酒店的试睡员,我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起初,我以为只是简单地体验酒店设施和服务,但逐渐发...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
俄外长:俄将在不损害伙伴关系前...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后表示,俄方愿与美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但强调这...
神十九飞船已撤离空间站,计划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4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
谁在透支保障房?英国社会住宅私... 在英国,社会住宅私有化的进程中,一些本应保障困难群体居住权益的保障房却面临被透支的困境。原本为低收入...
中国石化一季度投资收益亏损38...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石化财务总监寿东华回应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9%至1...
万亿城市一季报,谁在领跑? 万亿城市一季报揭晓,谁在领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从已披露数据来看,各城市呈现出不同态势。一些传统经济强...
为何港股新消费集体“起飞”了 港股新消费集体“起飞”,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的需求...
怎么又是你!陈盈骏两记关键三分...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陈盈骏真有一颗大心脏,他接连2记关键三分帮助北京队客场再胜山西队。带着2-0...
渤海化学(600800)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渤海化学(600800)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鲁抗医药(600789.SH)... 2025年4月30日,鲁抗医药(600789.SH)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6.7...
看完柬埔寨选美,多少人怀疑自己... 看完柬埔寨选美,不禁让人对自己的审美产生深深的怀疑。那舞台上的佳丽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现着各异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