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岳轻 编辑 | 魏晓
丰巢的一封招股书,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一是股权结构上,丰巢对顺丰及王卫的深度绑定。后者通过直接间接等方式共计持有丰巢36.54%的股份,掌控力极高。也就是说从2015年顺丰投资占股35%开始,丰巢在中通申通韵达等纷纷退出的背景下且历经多轮融资后,顺丰及王卫股权并未得到一点稀释,反而不断追加。
二,则是数据上的不尽人意:自2021年至2023年,丰巢净利润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及-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丰巢将其解读为投资建设及运营智能柜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及开支。直到今年要上市,丰巢才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五个月净利润为0.72亿元。以丰巢目前250亿的估值来算,上市后其市盈率高达百倍。
最后,就是整封招股书中丰巢对业绩亮点部分的含糊不清。特别是在30页的风险告知中,丰巢列举了主营业务增长缓慢、受多元影响因素较大,拓展业务占比连年下降、新增长点难见曙光,政策法律风险逐步增大、受电商生态影响极深等多个条目,并认为这些几乎都是有极大概率发生的。
作为热门电商赛道的末端构成,原本是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商业模式,但丰巢招股书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和问题确实难以满足投资人的预期想象,且与公众对丰巢的感知不符。
这也引申出来一个灵魂之问:丰巢的战略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为高速增长的快递末端提供生态健全度与竞争力,还是要作为增值业务、为产业链提供利润上去?
增长乏力的老业务
从招股书上看,快递末端的配送服务依然是丰巢营收的最大头,自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4.55亿、16.85亿、18.35亿,年增长率约为8%。但包裹数量分别为62亿件、58亿件及64.6亿件,复合增长率仅约1.8%。特别是当下丰巢智能快递柜已经达到33万组、2990万个格口、覆盖约31个省近21万个社区,后续扩张速度更慢的前提下,包裹数量已经很难再实现量级上的突破。
包裹增长缓慢但营收增加的原因,丰巢解读为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的稳定增长:由2021年的1.14亿件增至2022年的1.41亿件,并进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2.33亿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2.8%。
而所谓的“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就是由消费者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及个人散单寄件服务两部分构成。也就是说,在传统网购包裹量难以突破的情况下,近两年直播电商高退换货的频率,成了推动丰巢营收增长的最核心的因素。
后续如果想要维系住营收,对于现在的丰巢来说,或只能寄希望于直播电商退换货频率再次增长或维持在高位水平。但以直播电商目前畸形的生态和日趋严格的监管来看,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到上面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如果不能再出现一个“消费者智能交付”的风口,仅收发包裹这一业务板块,丰巢确实已经达到了行业及它自身的天花板。
步履维艰的新业务
丰巢给出的答案是“增值服务”这个新业务上。
所谓增值服务,是依托丰巢在社区场景内的高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出的洗护服务和生活到家服务,利用线上及线下积累的大量用户流量、为品牌方提供的广告服务,以及备受消费者诟病、但营收极高的畅存相关服务。
招股书显示,目前丰巢洗护服务和到家服务自推出后就迎来大规模增长:洗护订单由2022年的6.9万份增至2023年的54.8万份,特别是2024年前五月,订单数已经达到96.2万份。到家服务订单则由22年的1.7万份增至2023年的9.8万份,2024年前五月订单数已经达到7.14万份。
看上去增长速度极快,但反映在营收金额和比例上,却要打一个问号:招股书中同样显示,在2021至2024年前五月,丰巢共计向4.29亿、4.6亿、5.17亿、2.07亿个包裹收取畅存费,分别占包裹总数的6.9%、7.9%、8%及7.5%。
也就是说,按照每18小时0.5元的最低价格来算,丰巢在这期间至少向消费者们收了8个亿。而同期丰巢增值服务共计营收约32亿,有近四分之一是畅存费贡献的。抛却丰巢自建洗衣工厂和聘请外包服务人员的投入及开支,洗护服务和到家服务高增长的背后,利润依旧极低是甚至亏损的。
“定位”之争仍在继续
不管是备受争议的畅存费,还是对快递不送上门反而放丰巢的质疑,本质上是市场对丰巢的定位、与丰巢对自己的定位存在偏差。
实际上从2015年创立之初起,作为快递末端的配套补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丰巢,还是有极强美誉度的。彼时丰巢更像是一个公益设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强了股东顺丰、韵达、申通及中通的市场竞争力,线下拓展速度极快。
但不管市场还是丰巢自己,显然都低估了国内快递末端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据招股书内数据,末端寄件包裹量已经由2019年的5亿增长至2023年的28亿,年复合增长率为52.1%。并预计以19.4%的年复合增长率,由2023年的28亿进一步增加至2028年的68亿。
将时间拉长到2010年至2023年,国内快递包裹量增加了50倍,但相应的快递员仅增长了不到10倍。不断膨胀的规模、跟不上的配套设施除了不断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引发送货上门与否的冲突外,还创造了一块引人垂涎、不断增长的新蛋糕。
而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则存在一个极明显的疑问:快递存放快递柜这种生态场景,究竟是某种“刚需”,还是丰巢人为创造出来盈利的?如果是后者,一旦脱离公益价值、选择逐利,那原本对丰巢的高忍让度也就必然下滑。而一些房租成本较低的新一线与二线,逐步回归并增长的快递驿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核心业务增长缓慢、新业务盈利前景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再叠加使用者对丰巢的品牌感官度下滑,这一次的IPO闯关,丰巢可能要好事多磨了。
Lanmeih/今日话题
你认为丰巢的存在,有意义吗?
咱们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