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联系到达利丝绸董事长林平时,他正在工厂里检查丝绸口罩的生产和制作情况。对于他和达利的部分员工而言,这个春节假期结束得格外早。1月23日傍晚,一通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求助电话,让原本昏暗冷清的工厂里再次亮起大灯,缝纫机也吱扭着转动起来。
“春节前后疫情越来越严重,武汉则处在这场疫情的风暴眼中。当时,我们校企合作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的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说还有一些尚未离校的师生缺少口罩,需要向我们求助。”林平回忆道。但就在前一天,工厂已经宣布放假。“听说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开始紧急地联系愿意返场的员工,赶制口罩。”
仅在收到消息当天,就有36名达利员工连夜返回了工厂,迅速地开始裁剪面料、缝制口罩并联系快递公司准备后续的打包寄送事宜。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从达利丝绸的工厂被紧急运往了武汉。在复工期间,达利又接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彼时北疆许多一线警务人员正在缺少口罩的情况下执勤防疫。当机立断地,林平决定带领工厂员工们继续生产,向包括阿勒泰在内的一些地区援助数量充足的口罩。
林平介绍道,目前口罩主要分为医用、防尘和一般防护三大类,其中医用口罩的生产条件是有严格要求的,需要在十万级无菌车间进行生产。而“达利生产的口罩并非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而是一般日常保护性口罩。口罩一共分为3层,里外层为丝绸面料,中间隔层为U-SILVER银纤维织物或石墨烯丝绸织物,能够帮助隔离唾液飞沫等,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他特别提到,“丝绸口罩可以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晾干后重复使用,这也减少了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为生态环保尽了一份力。”
“我们现在有大约80位员工放弃休假来加班生产口罩,每日产能在1万只左右。有员工说,‘不计报酬,我们也要把这批口罩第一时间运出去,免费支援,希望能够贡献一点力量。’还有员工说,‘如果有需要,我们还会加班生产。’我听到之后特别感动。”说到这里,林平的情绪有些激动,“还有我们的管理人员、党员主动到公司做义务工,没办法实际参与口罩制作生产的,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保障工作。”
谈到丝绸行业的未来,林平也坦言,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丝绸行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很大挑战。在他看来,这次疫情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工厂无法复工,这意味着丝绸企业的供应链也会随之断裂。生产停滞,紧接着就是断货。断货会直接带来供应商和客户的迁移,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下,最终可能导致很多企业倒闭,员工失业。”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但在这个过程中强壮自己,大家抱成团共同取暖,危机也可能是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