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人越来越多,而使用现金支付的人却越来越少。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交易额突破420万亿元,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92.4%。此外,据央行数据显示, 2025年一季度,我国现金流通量同比下降14.2%,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支付系统故障报告增加了23%。这意味着,一旦支付系统失效,将陷入无法结算支付的尴尬境地。
而针对当前移动支付工具越来越普及,使用现金支付越来越少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提出,从7月起家里没放现金的,最好准备几万现金放家里,主要有以下这5个原因:
原因一:网络服务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移动支付工具必须要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结算支付。而一旦网络服务中断,结算支付就会受到影响。202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每月经历1.7次大规模网络波动。而那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就更加令人担忧。而如果网络服务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家里再没有现金作为备选,这意味着你可能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
原因二:个人账户被冻结的情况时有发生
个人账户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40%的用户表示,个人账户被冻结的原因并不明确,而解冻的时间却要7个工作日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个人可疑账户被冻结的数量增加31%,达到143万个。如果你的个人账户突然无故被银行冻结,而家里没有一点现金储备,在这一段时间里,又该如何维持日常的生活费用支出呢?
原因三: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国地域广阔,每年都会有一些地方会受到地震、洪涝灾害、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发生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132起,影响人口超过8900万。而在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往往会发生网络中断,以及银行系统瘫痪。而这个时候,如果家里存放一笔现金,就可以去附近的超市或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
原因四:家里有现金可以应对突发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突发的大额支出往往让人无法应对。比如,家里有人突发疾病,需要送去医院治疗。而医院在抢救病人之前,都需要患者预先支付一笔医疗费用。而这个时候,如果用移动支付工具来支付医疗费用,很可能会碰到医院的网络系统出故障,或者在银行转账之后到账缓慢的问题,那就很可能会影响及时抢救。而如果家里常备几万元现金,就可以立即进行支付,病人也可以及时获得医治,并且早日康复。
原因五:使用现金可以减少消费冲动
之前很多年轻人,只要工资一发下来,就马上转到支付宝或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而由于移动支付无法控制消费冲动。结果是工资发了没多久,就差不多都花完了,后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如果家里备有一笔现金,平时需要多少就拿多少,这样就可以控制消费需求。如果这几天花钱多了,那后面几天就可以适当控制消费支出,最终就能达到每月收支平衡的效果。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已经普及,使用现金支付的人越来越少。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大家,家里还是应该备有几万元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网络服务不稳定、个人账户被冻结、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等情况,如果手里有现金就能避免移动支付无法结算的尴尬。同时,遇到突发事件(如突发疾病),如果手里有了现金还能救急。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现金还具有控制消费,达到收支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