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我终于可以放下‘天下第一’的执念,坦然面对从业15年来的得与失。”2025年10月21日,中国象棋原特级大师王天一通过其个人账号发布口述致歉信,这是他在“录音门”事件宣判后首次公开回应公众。这位曾连续11年霸占象棋等级分全国第一的“外星人”,在信中坦陈自己因自负与浮躁触碰法律与道德底线,向公众忏悔致歉。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5年9月24日,“中国象棋反腐第一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6名原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获刑。被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王天一获刑二年九个月,其余人员中,赵鑫鑫获刑四年九个月,谢靖、徐超获刑二年六个月,王跃飞获刑一年,洪智获刑二年七个月。
这封致歉信中,王天一将自己的堕落归结为“傲气与戾气的叠加”。他承认,作为近年来象棋界最活跃的代表性棋手,自己在棋盘外逐渐丢失了敬畏心,在恶性竞争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当时我曾自欺欺人地以为,这不过是行业里‘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做法。”这句表述直指象棋圈长期存在的潜规则,而这正是2023年4月“录音门”事件爆发的诱因。
2023年4月,两段合计12分钟的通话录音在网络流传,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王跃飞与郝继超在对话中提及王天一参与买棋、操纵等级分等细节。随着录音发酵,象棋名宿柳大华、其弟子党斐相继实名举报买棋买棋,软件作弊等乱象,要求严肃彻查。事后的调查显示,王天一一方面通过王跃飞向郝继超等棋手支付费用“买赢”保分,另一方面收受钱财故意输棋“卖分”,仅查实的买棋金额就累计超过80万元,涉及2012年个人赛冠军等多个关键赛事的操纵。
“当我进入办案区的那一刻起,从初出茅庐的异军突起,饱受争议,到后来的独领风骚,一切都化为过眼云烟。”王天一在信中描述的心境转折,对应其职业生涯的断崖式坠落。2024年9月,中国象棋协会给予其终身禁赛、撤销特级大师等所有技术等级称号的处罚。2025年9月,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受贿罪两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9个月。这场被称为“中国象棋反腐第一案”的调查,最终导致43名棋手受罚,其中3人终身禁赛,34人被处以不同期限禁赛。
王天一称,在被调查的过程中,他“见证了人性的复杂”,“部分曾经的对手,借机推卸责任、反咬他人,甚至借舆论洗白自己。”但未提及细节。经历这些后,他表示,“与其在纷争中纠缠,不如在沉淀中重塑自我。”。他还引用托尔斯泰名言宽慰自己:“不要报复得罪你的人,不要抵抗伤害你的人。”
在忏悔之余,王天一在信中以“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自喻,警示后来者“谨言慎行,避免重蹈覆辙”,并承诺“你们会看到跟之前相比更好的那个我”。
值得注意的是,王天一所提及的“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根源在于等级分与商业价值的深度捆绑。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等级分越高涨分难度越大,但直接决定棋手身价与商业资源,这使得“买分保级”成为部分棋手的选择。此次“录音门”事件后,国家体育总局已免去多名棋牌管理中心官员职务,象棋协会也废止了等级分计算规则。
2025年4月18日,中国象棋协会发布《象棋竞赛积分排名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原有的《象棋棋手等级分计算与实施办法(试行)》及其快棋版本将随着新规的实施而废止,这标志着中国象棋竞赛评估体系的一次深度重构,即从传统的“静态等级分”机制,转向了更为动态的“积分排名”体系,但如何彻底铲除利益链条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