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小成本华语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像一记闷锤,狠狠砸在观众心口。
整部剧没有狗血,也没有悬疑反转,却用一场冷冰冰的枪击案,逼所有人面对一个刺痛的问题“我们和恶,究竟隔着多远?”
直到今天,豆瓣上依然高达9.4分。
都说续作难,《我们与恶的距离2》偏不信邪。
这一部更是直接讲述「恶的起点」,低开高走,完结后目前8.4分。
《我们与恶的距离2》,依然从一场无差别杀人案开始。
24岁的胡冠骏在超市外纵火,造成5死12伤,他被捕后供认不讳、毫无悔意,引发舆论愤怒。
但《与恶2》并不急着定罪,它想回答更难的问题:一个杀人犯,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被社会推到深渊的?
胡冠骏从小就与众不同。
他患有自闭和注意力障碍,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与人相处。
父母起初尽力治疗,带他看医生、吃药、换学校,可一次次失败让他们崩溃。
在投诉和指责声中,这个家庭终于放弃他,把他送去外婆家。
他长大后靠打零工活着,也试着变正常。
他交了女朋友,女友怀孕,一度以为自己能重新开始。
可现实没给他机会:老板无故辞退、同事排挤、药吃不起、房租付不出。
他去找医生借钱被拒,找父亲求助被骂。
所有门都关上,他彻底崩溃。
那天晚上,他点燃那辆摩托车,只想发泄一点怒气,却没想到火势失控,酿成惨剧。
更残酷的是,死者之一,正是那个一直试图挽救过他的少年法官。
她的丈夫,也就是胡冠骏曾经的精神科医生,在妻儿死后彻底崩溃。
这个曾经用理性救人的人,也开始挣扎于复仇与原谅的边界。
这就是《与恶2》最震撼的地方:它没有非黑即白的正义,只有一群被现实推着走的人。
有人被病困住,有人被愤怒吞噬,有人被制度遗忘。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站在正义的一边,却都在恶的阴影里沾了灰。
剧中还用对照组的方式抛出反思。
另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确诊后接受治疗,最终重新回归社会,成了好丈夫和好父亲。
同样的疾病,不同的命运。
《与恶2》想说的是:精神疾病不等于恶。
真正危险的,不是患者,而是社会的冷漠与误解。
很多人不愿送孩子去看病,不敢求助,因为害怕被贴标签。
而这种恐惧与排斥,才是一切悲剧的温床。
结尾,胡冠骏被判死刑。
观众松了口气,但剧却冷冷戳中现实:他没有求饶,甚至平静地接受。
对一个长期被社会拒绝的人来说,死亡不是惩罚,而是解脱。
当惩罚变成解脱,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这部剧最厉害的地方,是它敢让我们照镜子。
恶从来不是一夜生成的,它是冷漠、偏见、失职、懒惰共同编织的网。
在这张网里,每一个被忽视的孩子、每一个被拒的求助,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导火索...
End。
喜欢这个类型的剧迷可以去下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