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宜在这部剧里的镜头并不多,她身上温馨的时刻也不算多。
皇上想女儿了,来来到温宜身边,或者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去养心殿,以便扮演一会儿慈父的角色。
端妃冰天雪地里偶遇温宜,不顾自己病歪歪的身体,用身体接住摔倒的小温宜。
曹琴默善于用计策谋事,这说明她对机遇很敏感。
这样的人对危险同样有着敏锐的嗅觉,她怎能不知道背叛华妃的风险。
可是为了给温宜搏个锦绣前程,她抓紧了甄嬛抛过来的橄榄枝。
其余时刻,这个白白净净的小团子,可没那么好运气,经常被人拿来当作工具人。
1 华妃利用温宜争宠
曹贵人就因为投靠华妃,才争取来侍寝的机会,并且允许她生下公主温宜。
有这样的提拔之恩,华妃用她很趁手,基本上是指哪儿打哪儿。
皇上专宠甄嬛,惹得华妃很心烦。
她自己吸引不来皇上的目光,就强行把温宜接到翊坤宫养着。
华妃养温宜不是出于喜欢这个小丫头,再加上她被甄嬛气得乱了分寸,态度自然是不好。
孩子晚上想亲妈,哭着不睡觉,华妃被哭声吵得脑壳疼。
她不是让人仔细哄公主,而是给孩子喝安神汤。
那么点大的小屁孩,又不是失眠睡不着,也不问问太医能不能给小孩喝。
就这么大手一挥,亲手给温宜灌下大人喝的安神汤,难怪曹琴默急得团团转。
更气人的是,为了栽赃给甄嬛,华妃让人给温宜喂下木薯粉,导致小家伙不停地吐奶。
但凡爱孩子的女人,都不会这样折腾一个连路还不会走的奶娃娃。
2 温宜作为甄嬛收编曹琴默的筹码
华妃虽然头脑简单,可是她有曹琴默这个得力的军师,一个人抵得上一个智囊团。
华妃许多计策都来自曹贵人,收拾华妃自然得从她下手。
曹贵人最在意的人是女儿温宜,只要对女儿有利的事情,她就是硬着头皮,也会心甘情愿地做下去。
比如给皇上送去剥好的新鲜莲子,让皇上想到她怜子之心,最后欢天喜地地抱回温宜。
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她又不受宠,没事不会去皇上面前晃悠。
可为了从华妃手里要回温宜,曹琴默也是煞费苦心。
甄嬛也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她注意到温宜在曹琴默心里有着极重的地位。
只要有非常在乎的人,拿下曹琴默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
只要许下曹琴默升职加薪的筹码,还挑明温宜会子凭母贵。
那曹琴默自然是铁了心地跟着甄嬛,把华妃往死里坑。
3 温宜是端妃找甄嬛联手的条件
端妃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女,又是一个为了对付华妃,能够蛰伏多年的狠角色。
甄嬛深知华妃根基深厚,不找来帮手一起发力,很难将其连根拔起。
于是一有机会,甄嬛就和端妃一起分析眼下的情形。
其实甄嬛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一格电娘娘的计谋。
端妃说起华妃,会连带着提到曹琴默,说她们都不好对付。
同时又处处体现出对温宜的在意和重视,而这一切都是表演给甄嬛看的。
只有曹琴默是个憨憨,端妃早就惦记上了她家姑娘,她还只看得见人家送来的大项圈。
后来,曹琴默被皇上和太后母子灭了,在甄嬛的帮助下,端妃终于白得了个好女儿。
4 沈眉庄为见甄嬛给温宜下药
甄嬛在凌云峰苦等果郡王回来,这时沈眉庄来了,带来了甄远道在宁古塔病重的消息。
沈眉庄因为被冤枉假孕,在和皇上闹脾气冷战。
但她好歹是后宫有正式编制的妃子,咋可能说出宫就出宫。
为了给嫡亲闺蜜甄嬛传消息,沈眉庄让温实初给温宜用药。
可怜的小温宜,她这会儿已经生活在端妃身边,可架不住还是有人惦记着利用她。
温宜按计划准时发热,沈眉庄以为这孩子祈福的理由,爬上了凌云峰。
话说这是胧月公主姥爷家的事,沈眉庄咋不去利用胧月呢?
这可真是逮着温宜可劲儿薅,曹琴默要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投到甄嬛麾下。
5 皇上嫌弃温宜太小不能和亲
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外族请求和大清皇族和亲。
皇上叫来一众嫔妃商议,当时曹琴默很慌张,脱口而出:“可她还年幼,如何能和亲啊!”
谁知皇上竟表示,如果温宜年龄合适,他就不必这么忧心了。
他这句话极具杀伤力,把所有的嫔妃都干沉默了。
就连最不喜欢别人生孩子的皇后,眼神都不对劲。
毕竟皇上平时表现得非常喜欢温宜,谁知此刻他竟然是如此的冷心冷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宜总有一天会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到时如果在面对和亲这样的事,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6
华妃为争宠,抢来温宜瞎折腾,又为甄嬛量身定做木薯粉事件。
甄嬛为扳倒华妃,一步步引曹琴默上钩。
端妃一点点地表演给甄嬛看:我就是想养一个别人的女儿。
沈眉庄为给甄嬛传消息,连手温太医让别人的孩子发烧。
皇上眼巴巴地等小公主长大,好用来和亲稳定朝局。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都给温宜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亲妈曹琴默嘴上说是一切为了女儿,可她又何尝不是利用女儿,从而得到甄嬛的信任。
不但摆脱了和华妃被一锅端的命运,还实现了职场升迁的华丽转身。
难怪皇子皇女们会感慨:来世不愿再托生到皇家。
好好的一个小温宜,就这么被一堆人惦记和霍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