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请回答1937》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部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七批推荐目录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青春视角、历史情怀,引发关于微短剧艺术潜能与社会价值等话题的探讨。
《请回答1937》设定了一场跨越88年的时空对话:2025年的女大学生陈念初在上海历史街区张园,因手机意外落入1937年的富家子弟张彦卿手中,二人由此建立联系。陈念初凭借历史知识试图预警危险,张彦卿则从玩世不恭的阔少逐渐转变为散尽家财、投身报国的志士。
《请回答1937》海报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在发言中指出,该剧实现了“主流价值与年轻化表达的巧妙融合”,是以“小切口大叙事”触碰严肃历史题材的成功尝试。他强调,在微短剧市场仍被“霸总、逆袭、复仇”等强娱乐类型占据的背景下,《请回答1937》以青春化视角真诚触碰历史,鼓励了微短剧在想象力与现代感上的突破。
出品方代表饶俊分享了从长剧创作者转向微短剧的思考。他坦言,曾视短剧为“洪水猛兽”,但决定积极拥抱这一新形态,并将长剧的叙事技巧、制作标准和美学追求带入微短剧创作。为追求场景真实感,团队放弃在成本更低的横店寻找替代品,坚持在上海张园实景拍摄。
编剧逍遥红尘将视角聚焦于极致平凡的个体:纨绔青年、药房伙计、战火中的孤儿。她相信,最极致的情感藏于最平凡的人性之中,宏大历史正是由无数未知名的个体命运编织而成。
《请回答1937》剧照
作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推荐项目,《请回答1937》深度结合上海城市文旅,以上海百年历史街区张园为核心取景地。
上海硕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监蔡梦娣表示,剧中对张园石库门建筑、凌霄花、老弄堂等元素的呈现,让历史建筑从“打卡点”变成了“有故事的文化载体”。该公司负责人郑丽君谈到,剧中关键场景之一的“凌霄花”是真实存在的,虽不名贵,但因剧集热播,吸引了众多游客寻找,促使他们决心“哪怕还剩下一个根,也要留下来”。这种“观剧、溯源、打卡、消费”的新文旅场景,正是微短剧赋能线下产业、激活地域文化内核的生动体现。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微短剧的核心在于发挥了互联网的“草根性”,让更多人能以视频方式参与文艺创作,其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已势不可当。他同时指出,文艺作品最终要靠内容取胜,鼓励在精品化道路上继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