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破1.9,热度破14000,终于有值得熬夜狂追的抗战大剧
创始人
2025-09-17 13:52:07
0

有一种大受欢迎的国剧类型,观众都久违了——抗战剧。

说到这种类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永不磨灭的番号》、《战长沙》等经典的高口碑大剧,也是无数抗战迷们深藏心底的情怀。

可惜这之后,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等抗战神剧层出不穷,让这一类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导致不少人看到抗战剧就皱眉。

还得是“央妈”出手,近几年用《问苍茫》、《西北岁月》等制作扎实厚重的抗战大剧,重新唤起了观众的追剧热情。

这不,眼下央视又推出一部抗战大剧《阵地》,仅播一晚,收视峰值破1.9,热度破14000,观众一片好评。

一口气看完2集,欲罢不能,我想说,终于有让我熬夜狂追的抗战大剧了!

文化抗战,再现真实历史

《阵地》以1938至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夏衍(冯绍峰饰)、郭沫若(王劲松饰)、田汉(张博饰)等文化界人士,与以李克农(李晨饰)为代表的桂林“八办”(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共同通过新闻、文学、戏剧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构筑“民族文化长城”的历程。

好的抗战剧,拍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还有战争下独特的人物与情怀,而该剧就凭借两大亮点,让我瞬间代入了。

其一,聚焦文化抗战

这几年抗战剧不少,但将镜头对准“文化抗战”的,并不多见,《阵地》的角度确实新奇。

剧集开场,1953年的上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一座小房子里缓缓响起,随后夏衍推门而入,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抗日救亡图存背景下,我们文艺界也不能缺席,必须立刻恢复中央文委。”



因为这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想要唤起民族精神,必须从文化方面,凝聚共同抗战到底的精神力量!

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夏衍、田汉还有刚刚回国的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齐聚桂林,共同建立《救亡日报》报社。

在这里,他们将以笔为刃,通过文学、戏剧等方式,构建抗日的精神长城。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但重要性,并不比正面战场差多少,后续剧情中,桂剧《梁红玉》改革等历史事件也将一一呈现,这场大戏绝对有看头。

其二,真实的战争大场面

一部抗战剧只有“文戏”可不行,武打场面也必不可少。

而这部《阵地》深谙其道,运用大量高清镜头细致展现了惊险刺激的战争大场面,共产党与日军对战时,枪林弹雨,战火纷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带来一种浓重的历史沉浸感。



除此外,还有日军轰炸南京的场景,南京城的百姓在炮火下慌忙逃窜,场面堪称人间地狱,看得我不禁潸然泪下。



看得出来,这部剧的质感完全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战神剧能比的,将“真”字刻进每一帧镜头之中,随便一瞥,就仿佛看到经费在燃烧。

总的来说,这部《阵地》不仅切入角度新颖,质感也甩了一般抗战剧好几条街,这才是真正值得一看的抗战大剧。

阵容大咖云集

好的抗战剧离不开好演技,好在这部《阵地》邀请的全是观众的“老熟人”,仅2集就有不少演员秀出炸裂的演技,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抗战群像。

第一位,王劲松。

王劲松可是老戏骨了,他在剧中饰演的郭沫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

剧中王劲松一出场,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在日本流亡十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在人群中止不住的抻着头往前看,眼中的焦急和思念呼之欲出,看得人感同身受。

看到日军运送炮弹的战车后,郭沫若皱起眉头,表情中有着化不开的忧虑,角色身上忧国忧民的一面瞬间显露无遗。

有王劲松这样的演技派压阵,整部剧演技都稳了。

第二位,王丽坤。

王丽坤可是演技与颜值兼具的女演员,近几年她逐渐向实力派转变,在《光荣与梦想》、《无间》等剧中都贡献了出彩的表现。

新剧中,王丽坤饰演共产党员安娥,谈论局势时,她的表情严肃,又带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扮相温婉中透着利落,将一个爱国爱党的女性形象呈现的相当到位,表现值得好评。

第三位,冯绍峰。

让冯绍峰饰演夏衍,确实是出乎意料的选角,目前来看,他撑住了。

冯绍峰的身上自带文人气质,穿上西装,戴着门梁眼镜时,这种气质越发明显。尤其是听着郭沫若分析日本局势时,他的表情聚精会神,带着深深的思索,属于文人名士的担当一下就出来了。

冯绍峰在后续剧情中的表现值得期待。

第四位,李晨。

李晨饰演的共产党员李克农也让人眼前一亮。

开会时,听着同志们夸奖自己的贡献,李克农也面不改色,没有露出一丝自得的感觉,表情平静如水,看起来沉稳可靠,展现出属于特工强大的心理素质,让角色越发立体。

不得不说,李晨确实撑住戏了。

除此之外,该剧还有徐璐、张博、生港帅等实力派加盟,每一位演员都被安排在了合适的角色上,为演技质感增添了保障。

结语

观众已经太久没有酣畅淋漓的追过一部抗战大剧了,这部《阵地》来的正是时候。

剧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文化抗战”双线叙事的设定,既新颖,又能满足不同观众的追剧需求,通过呈现抗战时期文人们构建文化防线的历史,再现当时流亡与复兴、时艰与责任、生存与死亡的精神力量,给人以鼓舞。

其实,观众之所以爱看抗战剧,主要还是为了感受先辈们不屈的精神,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无论什么时候看都永不过时。

而在这部《阵地》上,我感受了战争之下,中华民族的豪情,眼下故事才刚开场,好戏还在后面。

那么,你准备继续追这部剧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