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互联网总是吹嘘短剧在国内怎么怎么火热,在海外又是如何的大杀四方。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短剧,就是单纯的为了爽而进行强行降智,毫无意义,闲暇时可以消遣时光,但谈不上喜欢。
直到这部戏的横空出世,直接让诈骗分子分分钟瑟瑟发抖,这部剧就是今夏最大“黑马”,开播即收视率炸裂,热度不亚于正剧的《反诈·猎蜂者》。
《反诈·猎蜂者》故事,与“歪嘴战神”或者疯狂打脸的作品不同。
这部剧颇有几分“正剧风采”,讲述了警察韩川为寻找误入诈骗组织的妹妹,被迫卷入孤岛诈骗团伙,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别看剧情听起来像传统卧底戏,但视角相当刁钻,直接用第一视角的角度,让观众体验到了境外诈骗园区的完整生态链。
从包装引流(高薪招聘、虚假投资)到话术操控(炒股、网游、博彩、杀猪盘),再到暴力胁迫(非法拘禁、虐待伤害),这部剧简直了。
毫不夸张地说:《反诈·猎蜂者》的“反诈”二字,并非浪得虚名,是真的1:1还原了那个“人间炼狱”的罪恶图景。
在追剧的过程中,就不禁想:导演栗心博是真敢拍啊,真男人,真勇。
除了尺度够大,剧情够生猛,这部戏的镜头语言也很有特色,一开场剧里的长镜头运镜很惊艳,完全不像短剧那么简单平铺直叙地潦草。
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地不错。
黑泽饰演的警察韩川,可能是这部戏唯一的败笔,都卧底了,还总是保持着一股子非常明显的“警察坚毅感”与“卧底隐忍感”!
但是除了韩川,这部戏的其它角色,可都非常地惊艳了。
前期的老大铁佛,初看完全不像是个心狠手辣的诈骗头目,但随着剧情的推动,越看越上头,觉得“杀主上位的心狠老大”,就应该是铁佛这个模样。
还有“四眼仔”,将一个势利小人在诈骗团伙中当墙头草,为了生计各种蒙混过关的小人,演的淋漓尽致。
最最最让人意外的,还得是常斌饰演的桑陀,前期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小鲜肉”,结果镜头一转,他就借势上位当了主管,镜头再一转,好家伙,他居然是前任园区老大的私生子,回来就是为了报仇的。
桑陀还成功了,干掉了铁佛,成为了新的大佬,最绝的还是桑陀那股子宁死也不愿回头的疯狂劲头,让人又爱又心疼又后背发凉,人格魅力直接拉满了。
不夸张的说:这部剧里边,每一个配角,都有自己的小精彩,完全不似一些影视剧里,除了主角,其它人都是工具人,更别提那些无脑短剧了,压过不是能碰瓷得了这部戏的。
除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外,桑陀与韩川俩人的“羁绊”,从最初的兄弟,到最后的敌人,那种宿命感与正邪不两立的价值观,甚至足以磨灭韩川这个角色的演技存在的小毛病。
桑陀与韩川之间的“CP感”,我愿意称它为“年度最带感”(原谅我磕到了邪教)。
当然,《反诈·猎蜂者》最狠的地方还是在反诈这个核心:它直接把骗子的套路拆解给观众看。剧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直指海外高薪诈骗、爱心筹诈骗、黄金洗钱、冒充公职人员诈骗、AI诈骗等当下最猖獗的犯罪手段。
还有桑陀提出的“移民诈骗”,更是让人听得脊柱发凉,冷汗忍不住地往下流。
看完这部剧后恍然大悟:原来诈骗的手法有这么多,这么的可怕,诈骗集团旗下一个“水房”窝点,就可以10天洗钱流水超1.8亿!
这数字简直恐怖到让人觉得荒谬,这些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看了《反诈·猎蜂者》,方才明白什么叫“短剧杀疯了”。
短剧,真的是什么赛道都敢去,且什么样的水准都有。
就以这部剧来说:制作水准与演员的视觉呈现力,以及剧情所带来的反思与内核,已经超过大量的偶像剧了。
上一篇: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是亚洲的死海湖面,其海拔为(请填写具体数值)。
注:死海的实际海拔会随季节和测量方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其水面低于海平面约430.5米。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数值,可以提供一个准确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