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中,宋国拥有以少胜多的机会,却因为宋襄公墨守成规、过分注重所谓的“君子之风”而错失良机。据左传记载,在战斗过程中,当楚军渡河未完全过河且阵列未稳之时,宋军中的有识之士建议宋襄公抓住时机发起攻击,认为这是战胜楚军的好机会。然而,宋襄公拒绝了这一建议,他坚持等到楚军全部渡河并排好阵势之后才开始战斗,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和正直。
最终,宋军在正式交战时由于准备不足和敌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导致了失败。这场战役不仅体现了宋襄公固执己见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春秋时期战争观念的变化,即从注重礼仪和道德转向更加务实的战略战术。宋襄公的这种做法被认为是过于迂腐和不切实际的,最终导致了宋国在这场关键战役中的失利。
公元前638年,宋楚发生泓水之战,宋有以少胜多的可能,却因____空谈仁义,坐失机会,结果图霸不成,国家弄得一蹶不振。
A.宋仁宗
B.宋襄公
C.宋景公
B.宋襄公
泓水之战中,宋襄公要等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就是说不攻击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年老的人,不能进攻没有列好阵的敌军。这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可理解,但那时候贵族间的交战确实是有这样的规则的,是贵族精神的体现,宋襄公也不过是按正常套路出牌而已,但不幸的是被后人作了反面典型。这和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很像,比如不能伤害俘虏,不能攻击还没有上马的敌人,不能攻击妇女儿童等非战斗人员等。只不过我们比欧洲“觉醒”得早多了,后来出了一部《孙子兵法》后,就都变成了“兵者,诡道也”。
上一篇:齐桓公即位:管仲任相开启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