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一向佳作不断的年代剧类型,如今也遭遇了“翻车”事故,不少观众纷纷批评,表示这部剧“缺乏年代感”。
这确实令人费解,《生万物》改编自广受好评的《缱绻与决绝》,原著本身就拥有良好的口碑,为何影视化后却遭遇滑铁卢呢?
年代剧也会“翻车”?
在大众印象中,年代剧通常质量较高,演员阵容也多为实力派,然而《生万物》这次却意外“翻车”了。
不少观众对这部剧表达了不满,这让人颇为困惑,毕竟这部剧的导演是曾执导《正阳门下》的刘家成,经验丰富,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再看演员阵容,可谓群星荟萃,老戏骨云集。无论是倪大红还是林永健,都是公认的演技派,但这样强大的阵容,最终却未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口碑“翻车”。
如果仅看收视率,似乎这部剧表现尚可,但若细看观众评价,便会发现负面评价居多,真正给予高分的观众寥寥无几。
其实只要看过几集,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引发争议。首先便是道具问题,尤其是食物的“假”感过于明显。要知道,年代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场景和饮食要符合时代背景。
但从所谓的“乡村”布景来看,这个“村庄”未免过于富足,怎么看都不像是处于战乱时期的农村。
即便忽略这一点,食物方面也让人出戏。那个年代,粮食极为稀缺,许多人连吃上一碗面条都是一种奢望。
然而在这部剧中,主角们顿顿都有白面馒头,甚至还能端出好几道菜,这种设定未免有些脱离现实。
即便是富裕家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不敢如此铺张浪费。先不谈经济是否负担得起,光是这种高调的吃法,就可能引发周围人的觊觎,这样的设定显然不合逻辑。
明显的演技差距
其次便是演员之间的演技差距。倪大红和林永健的表演无可挑剔,他们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时代气息。
两人之间的互动自然流畅,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剧情。而迟蓬饰演的大娘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发型,还是嘴边残留的食物,都精准地体现了角色的身份。
她将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妇女演绎得惟妙惟肖,堪称全剧的“定海神针”。
在这部剧中,这三位老戏骨的表现都十分出色,秦海璐也展现了极强的掌控力。
她成功塑造了一个操持家务、沉稳干练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在面对惊吓时的冷静反应,更是凸显了角色的气质。虽然她的表演不会让人“上头”,但稳定性极强。
无论与哪位老戏骨对戏,她都能稳稳接住,表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然而,也有部分演员的表现存在瑕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杨幂。
尽管她近年来尝试突破偶像剧的框架,但整体来看,观众对她的转型并不买账。
她给人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古装剧和偶像剧阶段,这次在剧中也显得过于精致,完全不像那个年代的农村女性,更像是现代都市女性。
此外,年代剧对演技的要求更高,其他演员的出色表现反而凸显了她的不足。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割裂感:一边是老戏骨们的精彩演绎,一边却是杨幂带来的出戏感,这让不少观众对这部剧感到失望。
年代剧到底怎样才能打动观众?
事实上,优秀的年代剧并不少见,例如《白鹿原》《觉醒年代》《茶馆》《父母爱情》等,都是广受好评的作品。
虽然这些作品在剧情上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具备强烈的真实感。
一部成功的年代剧,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避免出戏,这才是最基本的要求。
很显然,《生万物》并未达到这一标准,甚至因画面质感和演员造型的问题,引发了不少差评。
有观众在评论中指出,既然演员已经决定出演年代剧,至少应该在造型上下功夫,例如减少磨皮处理。毕竟许多成功的年代剧都会保留演员脸上的细节,以增强真实感。
而在《生万物》中,部分镜头中演员脸部明显开了磨皮滤镜,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女性。
此外,一部优秀的年代剧还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即使观众没有亲身经历那个年代,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鸣点。
然而,滤镜的存在让观众难以代入剧情,自然也就谈不上情感共鸣。可以说,这部剧实在有些可惜,拥有如此强大的演员和导演阵容,最终却拍出了这样的效果。
最后,屏幕前的你对《生万物》这部剧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踊跃发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