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和以往暑期档都不一样,以往暑期档播得最多的就是古装剧,各平台纷纷用大制作、大流量的头部古装进行对打。而今年暑期档几乎成了现实题材剧的天下,从《以法之名》到《扫毒风暴》再到《利剑玫瑰》,都是和大家生活紧密贴近的现实题材。
《扫毒风暴》收官后,《利剑玫瑰》无缝衔接,从缉毒到打拐,看完《扫毒风暴》后再看《利剑玫瑰》,不少人心里落差挺大的,对比伤害太大了。
《扫毒风暴》虽然开播后也有不少争议,像画面昏暗,前期人物太多觉得剧情散乱等等。但随着卢少骅开始制毒,这部剧就好看起来了,剧情渐入佳境,口碑也越来越好,豆瓣开分7.9,大结局后还涨上了8分,就是对它最好的肯定。要知道,8分在今年播出的所有新剧中,都算得上绝对的高分了。
而看完《扫毒风暴》全剧,会发现这部剧确实值得。是难得一部把制毒师、批发商、保护伞和境外毒枭4条链条完整呈现的缉毒剧,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制毒贩毒网络。
而且剧情尺度很大,不仅把大毒枭卢少骅的黑化之路拍得很细腻,更是将毒贩的凶狠,毒品对普通人的伤害,还有缉毒警察的不易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就拿卢少骅来说,一开始也是个好老公,重情重义的同事。
但在意外救了老鬼,窥见毒品带来的巨大利益后,果断顶风制毒。更是为了制毒,妻儿皆可抛,让师父顶锅,还把发小撞成植物人,丧心病狂,毒品对人性的侵蚀真的展现得触目惊心。
而林强峰主导的警察线,他要抓到龙哥和卢少骅的执念,也源于毒贩对他的伤害。他是有过在宛北卧底的经历,亲眼目睹好友被丧心病狂的毒贩折磨致死,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既要为同事复仇,又要不停的面对内心创伤,所以表现很癫狂,打破了观众对缉毒警察的固有认知。
都说坏人好演,好人难演,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热播剧中,人们总是喜欢夸反派演员演技精湛,正派主角却总是不讨喜,所以段奕宏的表演被各种鸡蛋里挑骨头。但在抓捕卢少骅的行动中,段奕宏的表演是殿堂级的,他面部扭曲,眼神充血,镜头晃动表达一种极度的紧张。卢少骅抓住了,林强峰的面部还扭曲着,只是嘴巴咧开了,似乎该笑,但是,他隐隐的笑容中还没有放开紧张的情绪。
《扫毒风暴》昏暗的画面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不适应,但基本的逻辑框架没问题,演员的演技更是没问题,许多配角都很出彩,像龙哥、K哥、周少雄等等,甚至2个五大三粗的女杀手都给人极强的代入感,可以说得上是全员实力派。女演员也是素颜出镜,一切都为了贴合角色,年代感非常强。
《扫毒风暴》一集不落全看完,《利剑玫瑰》却看得如坐针毡。剧情就是老路子,高大阳光,假做作,看两集就难以下咽了。《扫毒风暴》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地。但《利剑玫瑰》看到现在,无论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问题太多了,可圈点的地方太少了!
先看看剧情,刚开始就是作为女警的邓妍被拐卖,一个小女孩能骗打拐办的主任,那打拐办能干什么?还神奇割绳出逃,真会瞎编。
人贩子白板抓到了,人贩子收到短信 ,为啥不查查短信呢 ?还有一开始被女主救后脱身跑掉了的女孩子为啥不追查?
还有奶奶因救人丢了孙子这个案子,警察追到犯罪嫌疑人居然没让丢孩子一家去认人,而是做DNA鉴定,难道奶奶、爸爸、妈妈仨人都认不出是自家孩子吗?自以为很严谨,其实在浪费司法资源,刚丢失的孩子面貌没变化,直接认就行,非要做DNA,简直无语。
另外带回的未成年案件知情人竟能在办公场所乱窜,邓妍被劫持为人质,现场处置也极不规范和专业,这些都是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最无法理解的就是,让一个刚被拐的警察去当打拐办主任,难道是因为她有被拐的经验吗?邓妍因为内疚儿时的玩伴因为自己被拐卖,要当警察,找到被拐的朋友。却从没研究过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例,自己都被拐了。
邓妍给人感觉像刚毕业的大学生,看不出能力,就能当上省厅的科长,感觉很无脑。上级用人有问题,那个女警如此的幼稚,怎么能空降当主任呢?明明男警察有能力,反而总被压制,也难怪常锐不满。
但金世佳扮演的警员常锐人设也有问题,不满表现得太明显,在领导面前恣意议论队长的任命,没得到制止反而带着情绪工作,没有组织纪律。剧情老套,男女主就是先掐后爱的套路。
开局2集,剧情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邓妍带队,前一个还公园追人贩子,后一刻,就立马去接待一男一女的逼问去了,时间线很混乱,剧情没捋顺,缺乏桥段和桥段之间的衔接。
最后就是主演演技撑不起来,迪丽热巴没有成为“邓妍”,太生硬了。长相就不适合警察,没那种气质和气势。那2绺刘海显得脸更长,很碍事,想给她梳上去。
还有呆板的表情如摆拍般生硬的动作都是硬伤,演技太单薄撑不住这个角色,表情呆板僵硬,就像是朗诵台词的机器,没有情绪,深入不了角色,代入感太差。
《扫毒风暴》虽然看的头晕迷糊, 但比《利剑玫瑰》强多了 。《扫毒风暴》里的每个人物塑造的都很成功,紧凑的情节,如纪实的叙事和拍摄技巧,演员阵容的强大。反观《利剑玫瑰》无论从剧本或演员的演技都不在一个层次,两部剧高下立现,对比伤害太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