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娱乐家
2025年的夏天,短剧行业的狂飙突进似乎和天气一样炽热。
红果短剧的官方播放量海报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数字奇迹的认知:10亿播放量成为常态,20亿才刚开始加速涌现,30亿时代就已经到来了——7月23日红果宣布《念念有词》播放量突破30亿,而严格来说21日官方其实已经开始预告“30亿”即将到来。
微博截图
短短半年时间,短剧的播放量不论绝对数字和增速都明显开始膨胀,一季度5部10亿,来到二季度就已经翻倍,而10亿播放显然已经只是入门级“爆款”数字 , 其背后自然离不开红果本身月活的飙升。
回溯今年初,短剧《老千》1月23日上线后约27天首度突破10亿播放量,引发行业关注。紧接着《咬清梨》《好一个乖乖女》《家里家外》等短剧相继进入10亿甚至20亿播放俱乐部,迅速刷新业内标准。
真正让震惊还是最近的这部《念念有词》,上线4天达到10亿播放量,11天后宣告突破20亿节点,7月23日更是快速突破了30亿播放量,此时距离其上线也不过才过去20天,增长斜率不可谓不陡峭。
图源:红果短剧公众号
喧闹之后,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些越来越大的播放量数字背后,究竟代表着真实的市场增长,还是一种逐渐显现的“虚胖”?
一个事实是,几个月前 同等甜宠题材的 《好一个乖乖女》 这般10亿爆款,是取得明显破圈势能和捧人飞升成果的,而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10亿或10亿+短剧,能真正 谈及出圈的 短剧 却几乎没有 。大多数短剧依靠平台内部算法精准投放、吸引用户刷量, 而 真正的内容影响力却远未达到播放量所展示出的惊人水平。
这或许才是 短剧平台 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短剧远比其他内容形态更喜新厌旧,如此高频的更新对商业化并非好事。盘子做大之后, 以 红果 为代表的免费短剧平台方 需要面临进一步商业化问题,而从短剧的供给来看,过早的创作“寡头化”,以及“预制爆款”的苗头出现,对于 平台 而言无疑也是 隐忧,毕竟气球不是可以无限吹大的。
01
从10亿到30亿:
播放量膨胀的隐忧
回顾红果短剧播放量的增长历程,能够发现明显的加速趋势:最早达到10亿播放量 之一 的《老千》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而到《念念有词》,播放量突破30亿也才仅需要20天时间,进一步凸 显了播放量加速现象。
与此同时 ,《念念有词》的30亿似乎呈现出一种“事先张扬”。红果提前两天就大张旗鼓的直接预告30亿播放量的节点即将完成,显然当播放量已然成为某种不得不完成的指标之后,平台当然有更强的动力去实现这一自我预言。
《念念有词》截图
播放量的迅速攀升 , 不能忽略的原因之一,是免费短剧持续攻城略地之后平台自身流量和用户活跃度大举突破,但与此同时更不能忽略的是平台推荐算法的促成。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算法主导的播放量增长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放大数据,却极易造成“流量陷阱”,让内容生产者误以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而忽略了内容本身的价值与质量。
这种市场现象在长视频平台曾经的爆款剧集中屡见不鲜,一度导致大量剧集为了追求前台播放量而陷入高度同质化的困境,平台最终也只能隐藏播放量改用更复杂的热度值作为评价,而最近这一标准也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
图源:Pexels
如今短剧市场正步入类似的泥潭, 番茄 IP改编依赖症、甜宠剧模式化生产明显,内容缺乏深度与新意,难以在大众层面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一定程度上,短剧的成功与否,陷入了过度依赖于平台的推荐算法以及精细化流量运营。
事实上不仅仅是播放量膨胀,早在四月红果就对平台热度值进行了改版 , 统计口径由14天累计播放热度,改为7日均播放热度,并取消了热度值的上线限制。
改版前,红果上单部短剧热热值4000以上即爆剧,无论剧的播放量等数据有多高,热度值都不会超过7000万 , 改版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许多短剧的热度值都出现了大幅提升,甚至出现“千剧涨停”的现象,使得原有的热度值参考意义下降。
红果短剧截图
不论是用户 , 还是从业者 ,都越发难以用整体膨胀的热度值作为参考指标,但好歹热度值的计算红果还会给一个粗略的标准 。
根据新榜之前对从业者的采访不难看出困惑所在,“播放量是由红果平台告知,即便是制作方也并不知晓具体数据构成”。
当然 , 可以说红果自身接近两亿月活的体量以及与抖音的强势结合,自然会带来更多播放量, 但是, 两者的增长比例并不相符。
短剧行业的快速膨胀如同一场“流量泡沫”,看似热闹非凡,实则风险丛生。如何让短剧重新回到内容竞争与创作创新的轨道上,成为当下短剧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寡头化”风险
除了播放量本身的虚高,短剧背后的商业化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短剧制作周期短、投资小、回报周期迅速,这种模式天然伴随内容的快速消费与遗忘。商业模式决定了内容必然趋于简单化和快餐化,而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红果短剧的爆款几乎被制作公司“听花岛”所垄断。
即便年初也有于今无量制作的《好一个乖乖女》成为“现象级”黑马选手, 但是 过去两个月里,红果越发膨胀的10亿榜单里也再没有出现这家制作公司的身影。
《好一个乖乖女》截图
细数2025年上半年红果10亿+爆款短剧中,《念念有词》《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家里家外》等现象级作品均来自听花岛,平台与制作方之间的高度依赖关系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寡头化趋势。
甚至《念念有词》也不是真正的第一个20亿播放量短剧。之前的上海电视节论坛活动上,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就透露,今年上半年听花岛出品的《家里家外》《请君入我怀》红果站内播放量就已经超过了20亿,《此生更如意》《别有用心的妻子》红果站内播放量也都超过10亿。
这意味着听花岛在10亿+榜单上所占据的比例远比红果发出的战报更高。
与此同时,精品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成红果历史上第一部上线首日热度值破亿的短剧,听话岛的短剧还在持续打破红果的多项先例。
《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截图
无可厚非的是,当下短剧市场,无论在内容供给数量、质量,还是在题材创新、多元,听花岛都是绝对领先的存在,平台需要优质内容,听花岛的不间断输送能力以及本身的厂牌效应,自然使得平台更有魄力、更有信心给到算法推荐红利,之于平台方和创作者而言,都是风险较低且双赢的结果。
但是,对于整个短剧内容发展而言,或许内容较量还是需要一个“百花齐放”的良性健康状态。
影视行业向来遵循多元化、多极竞争的规律,无论是传统长剧还是院线电影,头部公司固然拥有话语权,几乎很难做到一家独大。然而,短剧行业却过早呈现出寡头现象, 其背后 导致行业缺乏充分的竞争与创新动力,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单一化趋势。
听花岛热门短剧
短剧制作公司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扩大。比如重庆四月联盟今年以来也有三部破10亿的作品,但其更多还是依靠着更强的产能碰运气,单点爆款复制率远远不及听花岛。
其他公司则更多停留在随机爆款的范畴内,很难称得上有什么体系化能力。这种市场结构不仅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容易让平台陷入过度依赖单一制作公司的风险中。
短剧内容制作市场,愿意专心下注来玩的行家还是太少。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及出海市场分析报告》
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延续,短剧行业将难以真正迈入一个成熟而良性的轨道。 以红果为代表的短剧平台 在短期内或许能继续刷新播放量纪录, 并且也极有可能加速来到当下长视频所面临的、被大众戏谑称为 “ 预制 爆款” 的时代,在那个时候,当用户审美疲劳与数据虚高问题集中爆发之时,整个行业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反噬。
50亿甚至100亿播放量短剧的时代或许不再遥远, 但短剧行业如何应对“预制爆款”背后的焦虑与风险,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