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情感联结,曾是互联网时代最动人的双向奔赴。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份纯粹的热爱被裹挟进资本与流量的洪流里。
演唱会灯牌在闲鱼明码标价,定制应援物被批量转卖,就连偶像亲手递出的签名照,也成了二手平台上的“理财产品”。
粉丝为爱发电的真心被换算成商品链接,明星团队的骚操作让真心付之东流,这场关于热爱的故事,正在演变成一场荒诞的信任危机。
2025年3月,演员曾黎的粉丝发现,自己精心设计的“出道二十周年纪念徽章”竟出现在二手平台,标价88元出售。
徽章原是粉丝“十三州府”耗时三个月的设计。
正面是曾黎在《理发师》中的经典旗袍造型,背面刻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祝福语。
为了制作500枚徽章,这位粉丝自费3万元,还曾亲自送到曾黎工作室。
事件曝光后,曾黎工作室的回应堪称公关灾难。
先是甩锅员工称“个人行为”,声明中却连公司名称都写错,被质疑后改口“徽章失窃”却拿不出监控录像。
最终竟然迫使粉丝发布手写道歉信,轻飘飘一句“抱抱你”试图平息风波。
这场闹剧直接导致曾黎抖音账号单日掉粉超10万,评论区被“虚伪”“冷血”刷屏。
曾黎并非首个因礼物翻车的明星。
2020年“快乐家族收礼门”中,吴昕将粉丝赠送的Hello Kitty水晶转卖,杜海涛将应援礼送给女友父母,早已揭开了明星团队对粉丝心意的轻慢。
曾黎工作室将责任推给“临时工”时,粉丝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熬夜设计的应援物、省吃俭用买下的奢侈品,在偶像眼中或许只是占用仓库的“滞销品”。
打开闲鱼搜索“明星周边”,会看到更赤裸的真相。
TFBOYS十周年演唱会灯牌以“绝版收藏”名义炒到2000元,实际成本不足百元;
《翘楚》剧组流出的陈都灵戏服头饰标价520元,附赠“亲笔签名照”。
某选秀节目选手的决赛舞台服装,甚至被黄牛拆成布料按厘米出售。
2023年某偶像团体发布实体专辑时,158元的专辑因附赠随机小卡被疯抢,粉丝为集齐成员卡面人均购买10张以上。
闲鱼上,单张小卡最高被炒至2000元,而滞销的CD本体则以20元“清仓价”抛售。
某明星后援会曾集资7万元“秒切”代言产品,却在闲鱼以三折价格转卖给散户粉丝,美其名曰“回血做数据”。
资本早已摸透这套玩法。
经纪公司通过限量、随机赠品刺激重复消费,后援会以“冲销量”名义诱导集资,黄牛则蹲守在演唱会散场路口,举着“收灯牌、手幅、票根”的牌子完成收割。
在这场游戏中,粉丝既是消费者,又成了二手贩子的供货商。
如果说周边倒卖只是粉丝经济的副作用,那么明星本人的“作死”行为,则是压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5年李凯馨“辱华录音门”事件中,这位新加坡籍演员被曝贬低中国观众“人傻钱多”。
尽管工作室紧急辟谣,但网友从其过往采访中扒出“来华拍戏只为攒钱移民”的争议言论。
48小时内,她代言的6个品牌宣布解约,超40万粉丝集体取关,闲鱼上其周边产品被标注“晦气”贱卖。
而陈都灵因《翘楚》平番争议遭遇粉丝反噬时,后援会仓库里未拆封的5000份纪念台历,也被管理员挂上闲鱼并备注:“心凉了,给钱就卖”。
明星团队的“双标”态度,也让粉丝凉了心。
曾黎在“礼物门”中要求粉丝配合警方调查,却对自家员工监守自盗避而不谈。
王源虽然开创过“逆应援”给粉丝发红包的先例,但其工作室被曝将粉丝信件当废纸卖掉时,选择用“管理疏忽”搪塞。
这些事件不断印证着饭圈潜规则:粉丝的真心是快消品,明星的回应是奢侈品。
回望这场荒诞的二手市场狂欢,最刺痛人心的并不是周边转卖的价格,而是标价过程中粉丝的真心实意被践踏。
学生党省下的早餐钱变成黄牛口中的“傻子税”,妈妈粉熬夜钩织的玩偶沦为仓库积压品,饭圈经济的光环下,掩藏着无数被物化的真心。
某脱粉网友在曾黎超话的留言:“我们可以接受偶像不完美,但无法忍受被当作ATM机还遭嫌弃。”
当热爱褪去滤镜,是时候让追星回归最本真的模样:
我欣赏你的光芒,你尊重我的真心。
这样的故事,才配得上那些年我们为爱流的泪、为信仰花的钱。
(小可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