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短剧碰瓷余承东、雷军翻车,被火速下架
创始人
2025-07-14 18:06:17
0

“余程东”要跳槽去“骁米”?

有这样一部短剧,《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原本只是一部挤在抖音信息流里的32集竖屏短剧,名字带着土味爽文味儿,播放量却非常可观——抖音平台破80万,红果短剧平台近150万。

不过,起初这部短剧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余程东”“苏柒”等字样开始出现在车圈和数码圈博主的调侃中,它才终于被推到聚光灯下。

图源:抖音

故事并不复杂:男主角余程冬,一个在腾远集团搞无人驾驶系统开发的天才工程师。

图源:抖音

在公司系统即将发布的关键时刻,他发现了一个致命的技术故障——车辆上路行驶超过30秒,系统就会崩溃,然后汽车直接自燃爆炸(这设定简直逆天)。

余程冬为了修复问题,熬夜奋战,结果因为白天补觉,被腾远集团的总裁宋明珠以“旷工”为由开除了。

被开除后的余程冬,还想阻止公司继续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路测,可公司根本不听他的,坚持让车辆上路,结果真就像他说的那样,汽车失控自燃爆炸,还伤到了路人。

图源:抖音

这边腾远集团出了事,另一边它的竞争对手“骁米集团”却看到了机会。

这个骁米集团也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但是折腾了五年都没啥进展。他们的董事长苏柒认定余程冬是能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人物,于是大手一挥,用49%的公司股份和超高薪,把余程冬给挖走了。

图源:抖音

最终,在余程冬的努力下,骁米集团成功研制出无人驾驶系统,还在汽车峰会上打败了腾远集团,余程冬更是直接收购腾远集团,开除了宋明珠,来了个华丽逆袭。

图源:抖音

整部剧爽点密集,反转粗暴,弹幕称为“打工人复仇模板”,直到有人把角色名、公司名、技术细节逐帧截图放到脉脉、微博、小红书,舆论瞬间变调——“这不是把余承东、小米SU7和华为智驾部直接搬进短剧了吗?”

最先被发现的是名字:

“余程东”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仅一字之差;

“骁米集团”则是把小米的“小”换成了“骁”,读起来却反而比正版更拗口;

董事长“苏柒”与小米汽车SU7同音,连车型发布会上的“7”字尾标都被复刻成女主的胸针;

而“宋明珠”则跟与格力董明珠仅差一个姓。

更微妙的是剧情:

腾远的新车因为系统缺陷“30秒必自燃”,直指如今新能源发展时代下汽车因故自燃的隐患;

而骁米用“49%股权+千万年薪”挖余程东,又让人想起小米在吉利挖人的故事。

最关键的是,整个短剧剧情皆围绕着当下热门的无人驾驶/智能驾驶行业展开,如此多相似之处,很难不让人怀疑,这部剧是不是在故意碰瓷华为和小米等企业。

网友一边吐槽“编剧把互联网黑话和车圈梗玩明白了”,一边@小米法务部、@华为品牌部,“这算侵权还是高级黑?”

图源:抖音

争议声里,播放量继续飙升,引发外界关注。

就在昨天,多家媒体先后向抖音官方求证,客服统一回复:“平台无法直接判定是否违规,建议用户通过举报流程提交材料。”

看似“太极式”回应,却在后续出现反转——搜索“美光-恋爱剧场”账号,主页已清空,《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已经被下架。

图源:抖音

网友还没反应过来,短剧出品方“广州林阳文化传媒”的企业微信已被扒出,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为栗芬。

该公司还制作过《你若无心我便休》《选个纨绔当爹,养成皇帝就好了》《婚礼上婆婆惊艳全场》等短剧。

而《裁员》这部短剧的备案号“(抖音)网微剧备字(2024)第18200号”也被发现是去年8月申请的“库存号”,并非近期新拍,备案原名为《被裁员后女总裁上司后悔了》。

律师的解读比剧情更犀利。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风敏在电话里直接用了“影射型侵权”五个字:“虽然名字做了谐音处理,但公众一眼就能对应到具体企业和个人,这已经属于法律上的‘可识别’。”

他举了一个例子:早年某网剧把“微信”改成“微聊”,把“腾讯”改成“讯腾”,法院最终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郑宁教授看来,影射只是第一层风险,“把小米SU7写成自燃、把华为智驾写成BUG爆炸,已经超出戏谑范畴,属于捏造虚假事实贬损竞争对手。”

100%安全的无人驾驶还要多久?

这部剧能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度,除了那些疑似“碰瓷”大厂的设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剧中所提到的无人驾驶安全问题,正好戳中了当下很多人的关注点。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各大车企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在这个新兴领域抢占先机。

而在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之前,不少车企把这东西拿来做卖点并大肆宣扬,导致一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因过于信任汽车的辅助驾驶而出事,一度引发大批消费者的愤慨。

这一点,在前几天华为余承东主持的一场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也有所体现。

活动上,余承东在公开回应了之前被网友拍到的“开车睡觉”事件。

图源:快手

原来,当时他是在使用智能驾驶时看手机,结果被旁边的人拍下来传到网上,还被误以为是开车睡觉。

事后,余承东主动到公安局自首,交了罚款,还被扣了3分。

他自己也调侃说,开了快30年的车,没违过章没搞过罚款,结果第一次进局子竟然是因为看手机。

图源:快手

余承东在回应中也提到,真的希望法律法规能够尽快出台,让L3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够真正落地。

因为只有这样,大家在使用智能驾驶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解放双手,甚至可以睡觉、看手机。

要是出现问题,车子还能自动靠边停车,通过收紧安全带或者座椅按摩等方式提醒驾驶员。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真正安全的“自动驾驶”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呢?

就在近日,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联合发布了《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对当前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图源:财联社

其中提到,虽然智能驾驶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 100% 安全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技术上还需要不断突破,解决诸如复杂路况下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难题;另一方面,整个行业也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智能驾驶产品。

对此,财联社评价,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下半场”,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竞赛,更需要全行业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去谨慎定义、理性看待。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和用户体验。毕竟,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只有当技术足够成熟,法律法规足够完善,消费者的认知足够到位,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迎来100%安全的无人驾驶时代。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前,我们必须要确保它是安全可靠的。

这需要车企、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真正实现轻松惬意的无人驾驶出行。

作者 | 刘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