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这一过程,在历史上确实有不少实例。这个转变通常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对社会变革方法论和目标认识的深化与变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许多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经历了这样的思想转变。他们最初可能支持广泛的民主改革,但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阶级斗争的认识加深,逐渐转向了更激进的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立场。
例如,列宁(Vladimir Lenin)是俄国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早期参与了民粹主义运动,后来转向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领导了1917年十月革命。他的思想转变对整个俄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毛泽东,他在早年也受到了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领导中国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这些转变往往伴随着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实现社会正义和平等的探索。每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其转变路径都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寻求通过更加系统化和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改变社会。
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茅盾
A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所以说说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扩展知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