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由于孔捷的独立团在杨村遭遇山本特工队的袭击,损失惨重,彭老总权衡利弊之后,紧急调还是被服厂厂长的李云龙去稳定军心。
与此同时,刚在抗大毕业的赵刚,也来到386旅旅部报到,并点名要去一线部队效力。旅长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将赵刚派往独立团,并下达了命令:
“那好,希望你能降住这头叫驴,让他少给我惹点儿事!”
就这样,李云龙跟赵刚一前一后,都到了独立团,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那么,一向跟政委不合的李云龙,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厌恶赵刚,到最后的谁也离不开谁?
杨角风谈《亮剑》系列文章第5期:李云龙向来跟政委不合,为什么对赵刚却从厌弃变成了知己?
一、
李云龙跟政委不合这件事,在剧情一开头,跟坂田联队对战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发现,整个新一团在突围的时候只有一个团长李云龙在指挥,并没有政委。也正是因为没有政委,才没人能压制住他,才让他抗命正面突围,随后被撸了团长位置。
可李云龙当上被服厂厂长没多久,孔捷的独立团在杨村驻扎时,又被山本特工队偷袭,打了个200比0。彭老总在盛怒之下,决定重新启用李云龙,让他去独立团任团长。
那么,有人可能就会问了,那独立团之前的政委去哪了?
死了!
李云龙在苍云岭战役中,曾询问张大彪,对面的小鬼子是哪支部队。在听到张大彪讲,对面的部队乃小鬼子精英,坂田联队后,他笑了。
为什么笑?
因为这个名字耳熟!
为什么耳熟?
因为孔捷的独立团在云岭反扫荡战役中,就跟坂田联队遭遇并打过一仗,损失惨重:
“上次云岭反扫荡,三八六旅独立团就是和这个坂田联队打了场遭遇战,团长孔捷负伤,政委李文英牺牲!”
也就是说,不仅李云龙的新一团,包括孔捷的独立团,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政委。这也是为什么李云龙得到调令后,非要跟旅长纠缠一下,就是想维持现状,不要政委:
“别给我派政委了,政委团长我一个人干了!”
就像旅长说的那样,若是团长和政委都你一个人干了,那你在独立团还不反了天了?
二、
正因如此,才有了前脚李云龙去独立团报到,后脚刚从抗大毕业的赵刚也到了旅长那报到。
赵刚是高材生,燕京大学毕业,曾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后来进入到延安抗大学习,成为了第四届优秀毕业生。
正如前面我们分析的那样,其实三八六旅很缺这种干部,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长时间不给新一团和独立团配政委了。所以,面对赵刚的到来,旅长很兴奋,问他有什么想法?
赵刚就明说了,自己想去一线作战部队,哪个团都行!
刚才也提了,赵刚可不是纯大学生,一身书生气不接地气的那种。他也是有过工作经验的,甚至都组织和领导过一二·九运动,属于“三八式”干部,不然的话人家也不会一开口就是要当团政委。后来他赴任途中,遇到枪响,从他的一系列下马又端枪的反应中就能看出来,他也是具备一线抗战经验的。
旅长一开始并没有想让赵刚去一线部队,可听到他自告奋勇,要去一线,又基于对赵刚能力的认可,他才想到独立团还缺一个政委,可以让赵刚去。至于李云龙离开的新一团,估计人家丁伟去了后,要么那里原本就有个政委,要么上级又派了一位,亦或者丁伟自己选了个带去。
但是,要想去独立团任政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旅长也交代了:
“你工作能力我倒是不担心,关键是你那个搭档,他是个刺儿头!”
三、
更重要的是,李云龙在独立团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跟两任政委都搞不好关系:
“我担心你降不住他!”
但是赵刚不怕,直接就接了这个调令,愿意去独立团任政委,也愿意跟李云龙搭伙带队伍!
与此同时,赵刚也拒绝了旅长派人送他赴任的好意,决定自己单枪匹马去会一会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当然,旅长绝对是好旅长,一般人能遇到这种旅长,真得烧高香了。因为他了解李云龙,也信任赵刚,临赴任前还特意提醒他注意事项,以及可以从独立团这次遇袭入手,跟李云龙接触。
就这样,赵刚去独立团赴任了,并很快跟李云龙杠上了!
此时的李云龙刚接管独立团,正跟孔副团长分析杨村之战,为什么被小鬼子打得这么惨。通过小鬼子的异常行为,和作战的特点分析出他们的目的可能不是独立团,而是八路军总部。此话一出,孔捷大为惊讶,竟然有了一丝庆幸:
“照你这样说,我的独立团是为老总挡了子弹?”
随后,李云龙非常委婉的批评孔捷的指挥有问题,并顺势提出将二营缩编成一个加强连,由他带来的张大彪去指挥。这一点咱们上一期也详细阐述过了,就不多啰嗦了,总之在赵刚到独立团之前,李云龙也算是稳定住了局势,至少孔捷是认可他的。
而正在李云龙心情大好,坐在炕头吃着花生米,喝着小酒的时候,赵刚到了。
四、
赵刚很有礼貌,一见面先敬了个礼,并表明身份是他的搭档,希望以后多多帮助,随后伸出了手。
可没想到李云龙竟然没有理会赵刚,一开始连眼睛都没抬,也没有对赵刚的示好有所表示,而是又往嘴里扔了一颗花生米,喝了一口小酒后来了一句:
“又来了个白面秀才!”
赵刚很聪明,从李云龙的态度和说的话中,马上就明白了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他越是有礼貌,越是文质彬彬,小心翼翼跟李云龙对话,对方就越把他当成白面秀才。所以,赵刚也一改常态,同样给李云龙甩脸子,甚至面对对方递过来的酒,来了一句:
“对不起,李团长,我不会喝酒!”
后面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赵刚的酒量可比李云龙要大,但是在这里他却冷着脸,同样不卖李云龙的面子。你不肯跟我握手,我就不接你递过来的酒,一报还一报。
李云龙当然也不会惯着他:
“你不会喝酒,你到独立团来干什么来了?”
赵刚同样硬刚:
“独立团是打仗的,不是收酒囊饭袋的!”
哈哈,李云龙等着就是这句话,很快就阴阳怪气起来,捧起了赵刚,说什么赵政委一看就打过不少仗,以后还得多教教自己打仗哦。
赵刚也牛,你捧他,他就接着,是啊,以后相互学习呗。
五、
那李云龙也就不装了,直接摊牌,以后打仗的事他说的算,生活上赵刚说的算。
这其实就是给赵刚一个下马威,先不接受你的主动示好,随后讽刺你不会打仗,最后亮出自己的底线,让对方知难而退。
但赵刚也不惯着他:
“看来团长真的该加强政治学习了!”
等于是否定了李云龙对两人分工的安排,并明确提出,政委的职责也包括指挥打仗,团长的职责也有政治学习。
结果就是俩人三说两说,差点就要打起来,最终赵刚还是克制住了,转移话题,十分钟后要把孔副团长也喊上,他有重要情报要讲。等到赵刚将随身的行李放下后,很快又转回到李云龙那,此时孔副团长已到。而赵刚也一改刚才的苦脸,换上了一副笑脸,给孔副团长足够尊敬的同时,也讽刺了一把李云龙:
“早在旅部就听说过您了,老革命了,打仗勇敢,作风硬朗,我应该向您多学习!”
其实,赵刚这样做,也是故意做给李云龙看的。只要对方给予自己足够的尊敬,他赵刚也没有那么迂腐,同样会以礼相待。
分析到这里,咱们的主题也就出来了,赵刚刚到独立团的时候,确实跟李云龙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个人说话都跟吃了火药一样,你瞧不上我,我瞧不上你,一副死对头的样子。可是,为什么不久的将来,俩人却好的不要不要的,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俨然成了知己呢?
六、
李云龙跟赵刚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互相厌恶,到成为知己,也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变化的。
首先,第一印象,刚才也提到了,赵刚是个有脾气的人,并不是软弱的白面秀才,面对李云龙这样强势的人,他也敢正面硬刚。
李云龙是什么人?
是个慕强的人,你越是强,我就越来劲,非要压你一头。比如一开始的苍云岭战役,本来若不知道对方是坂田联队的话,李云龙说不定就不抗命,选择从俞家岭方向撤退了。可他听说了对面是刚刚重创了独立团的鬼子精英后,他反而异常兴奋,一定要跟他比试个高低,替兄弟部队报仇。
同样,他为什么能跟楚云飞相爱相杀,平时好的不得了,一直佩服人家,可真到了战场上,一定要置对方于死地。
就是因为对方太强!
如果新来的政委是个软蛋,第一次跟团长见面从势头上就软了下去,那李云龙绝对不会把他当回事,也不可能跟他交心,他从心里就瞧不上这种人。
而且,赵刚也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他救下来了个和尚,并通过和尚嘴中的情报得出三条结论:
一,确实有一股经过特殊训练的鬼子;二,独立团前些天遇到的应该是他们;三,他们的袭击目标很可能是总指挥部。
这三条结论跟前面李云龙给孔捷分析的,几乎一致,但前者只是猜测,赵刚却拿到了实在了人证。这也证明,赵刚也具备不俗的军事分析能力,并非不懂打仗。
七、
其次,赵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精确判断出李云龙在背着他搞事,一营没了,孔副团长也不在,还说去了万家镇。
他马上就判断出,李云龙这不是在搞副业,而是正儿八经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一个团,制定作战计划不是团长一个人能定的,需要团委一起制定,显然这其中应该包括赵刚。
所以,赵刚很生气,明确指出李云龙这是在违反纪律!
其实这也不能怪赵刚生气,因为这毕竟是军事行动,只要是打仗,就没有不伤亡的。李云龙这样做,一方面是轻视作战任务,把打仗当儿戏,没有经过大家研判,制定作战计划,就一意孤行了。另一方面,他也是生气,李云龙拿自己当外人,他怎么就肯定自己不会同意这场军事行动呢?
而李云龙之所以瞒着赵刚,也是怕他打小报告,上级一旦制止自己的行为,将会影响自己的收益,这对独立团不利。
但这也从侧面表明,赵刚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在找李云龙之前,就已经分析出个八九不离十了。但是,他并没有向旅部或师部报告,而是先去找了李云龙。甚至跟李云龙争吵了一顿后,也没有汇报上级,而是默许了李云龙的行为。
通过这么一件事后,俩人互相道歉,赵刚让李云龙明白,他的行为不妥,至少得跟自己讲一下。李云龙也让赵刚明白,有时候自己打劫鬼子也好,伪军也罢,是出于无奈,毕竟装备不会平白无故飞过来。
八、
再次,赵刚具备专业的战斗技能,尤其是枪打得准,一百五十米开外,三枪打中三个鬼子!
就像之前李云龙说的那样,政委管生活,团长管打仗。以前的几届政委,大概率打仗的时候并不会往前冲,而是在后方,但赵刚不这样!
比如李云龙的独立团全歼山崎大队的那一仗,团长布置完作战任务后,赵刚来了一句:
“老李,你指挥全团,我带突击队上吧?”
李云龙当时就愣了,你开什么玩笑,你们文人干不了这种玩命的活:
“想法是好的,值得表扬,但是别玩真的,不然越帮越忙!”
也就是说,李云龙一开始根本就没拿赵刚的话当真,以为他就是耍耍嘴皮子,求个表扬。后来安排突击队的时候,也是让张大彪带队上,根本没想到张大彪身边还跟着个赵政委。
果然,在赵刚向李云龙展示了超凡的枪法,三枪干掉三个鬼子机枪手后,李云龙大喊好样的,还问是谁?
等得知是赵刚后,当时就愣了!
对,就是上图这样的表情。
随后,李云龙更是在白刃战上见识到了赵刚的勇猛,甚至连自己的贴身侍卫和尚,都派去保护团长了,这才让李云龙刮目相看。
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刚,不仅在战斗前会跟李云龙商量作战方案,也会跟李云龙一样,带着战士们一起冲锋,关键是打枪也好,搏斗也罢,都不输对方。
九、
再次,赵刚即便有自己的意见,可面对李云龙的命令,宁死也要完成,不打折扣!
经历过歼灭山崎大队一战后,李云龙对赵刚刮目相看,俩人还坐在一起喝起了酒。但这也仅仅能说明,赵刚具备了独当一面,能帮李云龙撑起一块场子的能力,距离交心还差一点距离。
因为对赵刚的军事素养足够信任了,李云龙才会在山本一木的表演秀上,不顾上级命令,硬是抽出了一个营,自己带着去伏击观摩团。而赵刚拗他不过,也只能认命,还帮他向上级下军令状。带着两个营的兵力,死守陈家峪,在眼看防线被攻破后,赵刚又去劝指挥部转移,以至于连彭老总都开骂了:
“干什么?干什么?放开我!我不撤!他李云龙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团守不住陈家峪,我撤他的编!”
这足以说明,李云龙已经完全信任赵刚,也知道他能圆满完成任务!
而李云龙能跟赵刚成为知己,以上那些仅仅是先决条件,而关键因素是他们得脾气相投。就像赵刚那次喝醉了酒说的话一样,他也变得跟李云龙一样满口脏话,爱喝酒了,以前不这样啊。
赵刚最后并没有改变李云龙,而是被李云龙所改变,成了跟他一样的人。
比如独立团遭遇惨败后,赵刚豁出命去带队返回去救李云龙,这足可见俩人的感情之深。但,真正让李云龙意识到自己已经离不开赵刚,并不是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是在对待纪律上。
当时和尚为了救李云龙,硬是背了个郎中来到赵家峪,治好了李云龙的病。当时李云龙就把和尚喊了过来,说他违反纪律了。
没想到,赵刚反而反驳了李云龙:
“我没批评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总不能怕违反群众纪律,就让团长病死吧?”
以至于李云龙都感动的说了一句:
“咱们政委,越来越像独立团的人了!”
是啊,李云龙就是一个护犊子的人,为了和尚,他可以屠了黑云寨。当然,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讲,比如不会丢下一个战士等。
这才是赵刚对李云龙胃口,俩人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赵刚已经被同化了。
当然,因为篇幅原因,咱们这一期就讲到这里,下期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