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的“俏黄蓉”和“韩国霸总”:当模仿成为共同语言
创始人
2025-05-15 03:11:55
0

「情绪必须压缩成适配算法传播的“梗”,复杂感受需借他人台词转译,这是一种表达困境。」


“当我在我妈面前模仿俏黄蓉切菜”

“当我在老公面前突然模仿韩国富豪吃饭”

“当我用马頔的语气说话:说实话,我写xxx那种论文,分分钟,好写~”

5月,互联网社交平台掀起密集的模仿热潮。

被模仿对象涵盖多元领域:从说唱歌手马頔,到网络红人俏黄蓉,再到吃相夸张的韩国总裁,乃至大学生日常接触中个性“不讨喜”的行政老师,皆成为创作素材。

抖音“模仿xx”热度推荐词前六中,有四个是刚刚兴起的模仿挑战。

(抖音搜索栏)

这些模仿对象走红路径各异:或因抽象搞笑的行为反差吸睛,或凭借“金句”出圈,还有的因精准代表某一典型群体或社会现象,让网友产生表达欲。围绕这些特质创作的模仿类视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模仿并引起不懂梗的旁观者反应,观众和创作者以观察他人反应为乐趣(如“在xxx面前模仿xxx”);第二类是通过模仿进行自我表达,创造一个共情和讨论的空间,甚至进行情感宣泄(如“那个xxx”“沉浸式体验xxx”)。

(模仿马頔和行政人员的系列视频)

模仿者与观众在重复与创新的过程中共享乐趣,能在陌生观众与原梗知情者之间构建“隐形的笑点场”。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模仿正在重塑社交表达的逻辑。当模仿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那些未被流量验证的“心里话”,是否正在丧失表达空间?

1 又是“俏黄蓉”?亲密场景中的错位喜剧

双手捏着猪蹄,脑袋羞涩晃动,口中念叨:“吃好的,吃贵的,我就不吃那免费的”;切菜时捂嘴轻笑,但下一秒把鸡蛋猛地磕在门牙上……抖音博主“俏黄蓉”因其夸张、出人意料的吃播模式走红。

“韩国霸道总裁吃饭”也是类似“暴力美学”式吃播风格:人中拉长、紧皱眉头,吃一口就要发出“哇哇哇”的惊叹声。

(第一次“俏黄蓉”模仿热潮和模仿韩国霸总吃饭视频)

“俏黄蓉”一开始被观众模仿的是外形(如韩国富豪夸张的面部表情),围绕笑点本身(妆造、表情、话术)进行创作。但是两年之后,模仿热潮再次兴起,生活区博主主要以“在xxx面前模仿俏黄蓉”为主要内容,笑点变成了周围人的疑惑反应,也就是“原梗知情者”与“现场旁观者”双重视角之间的信息差。

而俏黄蓉和韩国霸总被选为最佳载体,正因其行为具备高度可移植性——敲鸡蛋、突然发笑、夸张的咀嚼等动作无需场景预设,可以被几乎所有赛道的博主引用,从“单向传播”演变为“多轮复刻”。

(各类“俏黄蓉”模仿视频)

俏黄蓉和韩国霸总的模仿视频的拍摄地点基本在厨房或者餐桌,模仿者突然使用被模仿者的表达方式说话,旁观者反应大多都是从疑惑到惊吓,甚至怀疑模仿者“被上身”,家人之间最真实的互动模式被巧妙展示出来。比如博主@鲨姐和老王的异常的模仿视频中,老王迅速与鲨姐“合流”一起哈哈大笑,网友评论“这俩搞笑玩意儿,谁研究的呢”。

这类内容其实沿袭了国外“邀请爸妈看我在自我介绍时撒谎”的整活套路,利用人物形象与日常场景的强烈反差制造笑点,将笑料的生产、传递与接收压缩进极短的时间内,让表演者、互动者与观看者之间零时差

这类视频让角色扮演与社交实验融为一体,既提供了家居场景的轻松氛围也提供了屏幕内外的安全距离,观众不需要按下转发键就能够获得他人对于笑点的反馈。

(家人面前“胡说八道”类视频,来自@白落提@猪宝子)

此类模仿瞄准了人际关系的痛点——害怕精心准备的梗无人接住,恐惧自己成为唯一笑出声的尴尬者,以及渴望获得即时反馈的社交焦虑。能够“笑到一起去”成为互联网社交中最亲密的关系,“知道所有梗”成为用户骄傲的赛博社交资本,而亲密关系中的最高级别也常常被定义为“分享欲”。

当社交原子化,几乎所有人都能够代入到某一类赛道博主,找到自己的“嘴替”。在“俏黄蓉”之外,互联网用户越来越高频的模仿本质上是一种低风险的自我表达——既不必暴露真实个性,又能通过集体玩梗获得归属感。

2 模仿:安全高效但扁平贫瘠的社交通货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模仿形成的“梗”成为高效的社交货币。这类符号化的表达降低了沟通成本,也是自我表达的途径。

模仿首先是一场高效的兼具筛选与联结双重功能的游戏。这些二次创作看似戏谑、莫名其妙,但是完成了精准的群体识别:比如能在“模仿行政老师三连问”评论区打出“气死我了我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人,自动归入共情的阵营;而留言“至于吗”的观众,则被无形中划出讨论。

(模仿行政老师的视频下,网友交流“经典语录”)

这种基于共同认知的 “解码” 式互动,既完成了群体识别,又让参与者在观看与创作中实现情绪共鸣和集体宣泄。面对职场加班、生活琐事等个人情绪,在生活中直接表达容易让听者无法感同身受而碰壁,而基于特定话题的特定共鸣点上找到的表达舒适区,能够打破现实中需要情感基础的传统社交模式。

模仿者与观众借“相同素材”建立短暂的归属地,比如马頔语录“《南山南》好写,不用一个周,三天”被用在学生表达自己短时间内赶工的无奈和自嘲,大小S的“我个人现在正在xxx当中”“我就是有病啊”等等被套用于就业压力、冲动购物等话题,成为快捷模板,并迅速定位表达的受众群体。

(模仿马頔的大多是面临就业和学业压力的年轻群体)

但与此同时,情绪必须压缩成适配算法传播的“梗”,复杂感受需借他人台词转译。这也是一种表达困境——在信息过载与语言扁平化的背景下,用户倾向于依赖现成符号(如网络热梗、潮流标签)传递情绪,如将“正常人的普信瞬间”化作模仿马頔挑战,无需长篇大论,实现高效的传情达意,同时规避自创深度表达的负担。

超越表面复制的“内核探索”十分困难,其困境在于短视频平台放大了模仿行为的传播效率。用户在吐槽自己的生活时希望获得认可和反馈,会主动迎合“流行模板”,选择比较流行的热点,形成“模仿—传播—再模仿”的循环。

(平台会无时无刻提醒创作者可“蹭”的热点)

模仿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交媒体生态中“表达欲”“归属感”与“算法逻辑”之间的复杂拉扯。人们通过“统一使用圈内暗语”建立归属感,这种让步满足了表达的即时效率,却难以留出个体的价值空间。

语言模仿的尽头就是“万物梗化”,如今提高社交能力的最快方式是偷偷背梗,张口“这很好了”闭口“那很坏了”,有网友也发现这样的社交语言好像正慢慢蚕食自己的语言系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那咋了?”

(网友对于“文化/网络失语症”的自我反思)

3 展演:把“不可言说”搬上台面

互联网用户自己的语言体系隐形背后更加深层的是,直接批判受限于语境(如职场或家庭矛盾),有些调侃变得不可言说,所以模仿者通过夸张再现原行为,暴露其荒谬性,以娱乐形式规避直接冲突。

比如对于某一群体的模仿和批判:模仿某些行政工作人员“踢皮球”“看人下菜碟”。类似的模仿有更早的@钟美美等网红,模仿银行办事职员、车站颐指气使的个别工作人员,职场上穿小鞋暗自里耍阴招的上司和同事等等。

(钟美美的职业模仿涉及各行各业)

“笑是多种形态、非道德的,常常也是侵犯性的,它向我们提供关于人的认识。”

这种“展演”,类似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通过戏仿消解权威的严肃性,以反讽形式让观众自发反思其不合理性,在共情的基调中,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不适被搬上台面来。

(纪录片《积极心理学》)

现象先于观点出现,已经在无形当中成为了互联网社交中的主流表达模式。

比如最近黄圣依带着妈妈上了真人秀综艺《是妈妈是女儿》,母女之间的相处模式让许多观众表示“怪不得她可以忍受杨子”,在《再见爱人》之后再一次共情黄圣依。

更有观众发现其中的“巧思”——两次真人秀综艺,黄圣依“展演”自己的亲密关系,将生活琐事和争吵细节平铺在观众面前,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她避免了直接沟通的冲突,而达到了“不言自明”的效果。

(《是妈妈是女儿》片段以及黄圣依微博)

通过模仿或者场景重现而抨击现象,几乎是最温和轻盈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模糊严肃讨论的边界。比如同样是模仿,模仿向佐演技和模仿杨子沟通方式的批判内核显然不同,如果尖锐议题必须披上搞笑外衣才能进入传播通道,而被讨论和批判的现象或公众人物只需“大方地”让观众“乐一下”便可以,批判的深度与力度也会在流量逻辑中慢慢消失。

与此同时,模仿的过程中被模仿对象非常容易被标签带离讨论范围,而只作为一个人设甚至段子的承载者被引用,观众刷到就能笑,不需要了解前因后果,也不需要理解行为逻辑。

俏黄蓉本人的生活处境、部分基层工作者的难言之隐隐没在调侃和刻板印象之中,“行政老师宇宙”也在网友们的整理中渐渐成型,对现象的调侃力度逐渐转向“行政老师人际关系图谱”研究的热情。

(网友整理的“大学老师”系列模仿视频的角色关系图)

幽默是利器,模仿是善于观察者的天赋。

在模仿后适当保留余思回归深究,不放任嘲笑与解构的惯性,才能让一次次互联网社交不只带来笑点,更激发对话、触达心灵。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期性目标为达到10...
2021年东京奥运会:7月23...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开幕时间是2021年7月23日,结束时间是2021年8月8日。
李昀锐主演年代剧‼️笑不活了 啊啊啊,被小林新剧预告迷疯了‼️从《九重紫》中深邃内敛的宋墨,到新剧里的阳光帅气学霸肖涵,反差感直接...
中国大妈的杀伤力有多强! 虽说罗子君最后还是离婚了,但罗妈妈也是给了凌玲一次狠狠的教训!嘴皮子功夫了得让小三看看这些中国大妈的...
终于来啦‼️这新剧笑疯了 哈哈哈哈,这是什么奇葩喜剧啊同时包含男女、男男、跨物种,原来国产剧有自己的“大尺度”怪不得网友都说编...
满屏的“俏黄蓉”和“韩国霸总”... 「情绪必须压缩成适配算法传播的“梗”,复杂感受需借他人台词转译,这是一种表达困境。」“当我在我妈面前...
《蛮好的人生》主演孙俪:塑造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
一集比一集生猛的新剧,播到第1... 五月追剧体验最佳的一部剧集,无疑就是迪士尼的年度大作《安多》第二季,刚开始表现平平,但随着剧情的展开...
《刑警的日子》大结局方婷婷刘子... 《刑警的日子》点映大结局了,刘子明方婷婷最终还是没有复合。对于一些期待他俩复合的观众来说,这多少算是...
郑乃馨、李凯馨接连言论“翻车”... 随着李凯馨、郑乃馨这些话语的“出圈”,意味着她们在中国的演艺事业彻底凉凉。而这些案例,无不给在中国发...
从《闯关东》认识她,长得漂亮演... “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演艺圈,而且我也从没想过一朝成名,但我希望塑造的角色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对我来说这就...
中国近代首次全面战胜外来侵略的...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抗日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的卢...
2021年粮食生产预期目标:确... 2021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约6.5亿吨)以上。这是中国政府在当年设...
赵丽颖|爆新恋情?!有点意思.... 不出所料,热搜爆了。没想到一线女顶流的瓜主,居然是赵姐男方叫赵德胤,是是缅甸华裔导演,比小刀大6岁,...
44岁狮城绝色美女首演惨死富婆... 若非偶然翻阅下载网站,无意点开郭妃丽的作品页面,我根本不知道2016年诞生过《法网天后》。毕竟郭妃丽...
探索喜好:你对什么情有独钟? A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 don't have person...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确实成为了主要的抗日战场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
黄子佼涉持有未成年人性影像案续... 台湾艺人黄子佼涉嫌持有未成年少女不雅影像案引发岛内外关注。南都此前报道,黄子佼一审获刑8个月,并处罚...
给近30年最好的刑侦剧排个名:... 刑侦剧,曾经是国产剧中的香饽饽。从1987年的《便衣警察》开始,这类自带噱头的电视剧就层出不穷,几乎...
影视:《狮城山海》剧中的这2大... 关于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想用今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中申公豹的一句台词来表达我的看法。“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