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的最大原型不是王近山,陈赓大将儿子给出答案
创始人
2025-04-25 11:53:23
0

电视剧《亮剑》热播后,关于剧中李云龙的人物原型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众多讨论中,开国中将王近山将军常被提及作为李云龙的重要原型参考。这位被誉为"疯子战将"的传奇将领,以其骁勇善战、敢打硬仗的作风闻名,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确实与剧中人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王近山是不是李云龙的原型

然将李云龙完全等同于王近山将军的说法并不准确。

虽然剧中确实融入了王近山将军的诸多事迹——比如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的经典战例,以及因不满军衔评定而闹情绪的轶事——但李云龙与王近山将军存在诸多明显差异。

首先在文化素养方面,剧中的李云龙是个典型的"大老粗",不仅识字有限,对读书学习也兴致索然;而历史上的王近山将军虽同样出身贫寒,却始终保持求知热情,尤其钟爱《三国演义》,一本翻烂的《三国》常伴左右,展现出与剧中人物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

在个人形象上,李云龙被塑造成不修边幅的草莽形象,总是穿着皱巴巴的军装;而真实的王近山将军则仪表堂堂,其挺拔俊朗的军人风范曾让许多抗战时期的女学生惊叹不已,完全颠覆了她们对工农将领的刻板印象。

就军旅生涯而言,两人的发展轨迹也大相径庭。剧中李云龙直到不惑之年仍担任团长,而王近山将军15岁投身革命,20岁出头就成长为年轻的红军团长,最终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与其艺术形象"李云龙"的少将军衔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同。

而王近山的女儿王媛媛在一次采访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说,李云龙和自己父亲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王媛媛谈话实录:

《亮剑》里抗日战争那部分故事多取材于129师,的确和我父亲有血脉上的联系,129师的几个漂亮战役我父亲都参与了,特别是如“打掉日本战地参观团”这样的战斗,更是他的经典战例。
但在我们兄弟姐妹看来,真要拿李云龙跟我爸爸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李云龙不修边幅,我的司令爸爸可是英俊洒脱、威武不凡。有时我们闲谈也说,很奇怪,很多老一辈的将帅本是出身穷苦的泥腿子,在战火纷飞中,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雄姿和气质呢
再一个不同,李云龙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团长,爸爸可是二十岁就当上团长了。1930年,爸爸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15岁

谁是李云龙的最大原型

那么,李云龙这个经典角色的主要原型究竟是谁呢?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少将给出了权威解答:

"李云龙这个艺术形象主要融合了三位开国将领的特质:查玉升、陈康和王近山。但要说最贴近的原型,当属我的老首长。因为其他两位将军的文化程度都比我的老首长要高。"

陈知建将军进一步解释道:"我的老首长从小给地主放牛,靠讨饭为生,根本没进过学堂。他性格耿直善良,脾气火爆却又侠肝义胆。

最令人动容的是,当他从团长被降为连长时,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不让我离开部队,让我干什么都行!'"

陈知建将军口中的"老首长",正是开国少将查玉升。上世纪80年代,陈知建在云南担任第40师团长时,查玉升任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两人有着深厚的上下级情谊。

作为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对八路军386旅的历史有着独到的了解;同时作为查玉升将军的直接部属,他对这位老首长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更了如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陈知建与《亮剑》作者都梁相识相熟,这使得他对李云龙人物原型的解读具有特殊的权威性。这种多重身份的交织,让陈知建将军的论断成为解读李云龙艺术形象最可信的参考依据。

陈赓亲自任命的锄奸队队长

查玉升(1914年-1998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陈赓将军率领八路军386旅在太行山区开展游击战时,曾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锄奸故事。当时386旅依托太行山复杂地形与日军周旋,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让日军疲于奔命。

恼羞成怒的日军想出一条毒计:暗中培养了一批汉奸特务,在这些叛徒的指引下,日军竟然精准找到了386旅指挥部所在地,发动了突然袭击。

危急时刻,时任营长的查玉升率部火速驰援,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击退日军。战斗结束后,具有丰富特工经验的陈赓立即意识到:旅部位置如此隐秘,若非内部出了汉奸,日军绝不可能找到。

为铲除隐患,陈赓特意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锄奸队,并任命在保卫战中表现神勇的查玉升为"锄奸队队长"。

消灭奸细,大显神威

虽然查玉升目不识丁,但这位猛将绝非有勇无谋。接到锄奸任务后,他冷静分析局势,认为必须擒贼先擒王。他将目标锁定在当地"维稳会"的四大汉奸头目身上,并制定了周密的"四线同时锄奸"计划。

在陈赓将军面前,查玉升详细部署了四个行动小组的任务:每组都规划了精确的行动路线、刺杀方式、撤离方案和会合地点。

这份缜密的计划令陈赓惊叹不已:"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行动当夜,查玉升亲自带队潜入汉奸会长的宅邸。他如鬼魅般出现在汉奸床前,手起刀落结果了这个民族败类的性命,并刻意在墙上留下"查玉升"三个大字。

与此同时,其他三个小组也顺利完成刺杀任务。等日军反应过来时,锄奸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次日,四大汉奸同时毙命的消息震动整个县城。百姓们拍手称快,其他汉奸则闻风丧胆,再不敢为虎作伥。

这场漂亮的锄奸行动,不仅展现了查玉升过人的胆识与谋略,更让他赢得了陈赓将军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772团副团长。

成为陈赓的心腹爱将

在抗日战争后期,查玉升继续跟随陈赓大将转战南北,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猛将。日军甚至喊出"专打386旅"的口号,这其中查玉升的战功不可没。

解放战争时期,查玉升已升任中野22旅旅长。当中央决定抽调精锐部队北上时,22旅被选中。这本是莫大荣誉,但这对战场上的黄金搭档却难舍难分——查玉升不愿离开老首长,陈赓也舍不得这位爱将。

向来足智多谋的陈赓想出一条妙计:他让查玉升部先掩护兵团东渡黄河。待汛期来临,黄河水势暴涨,22旅想回也回不去了。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计谋",展现了陈赓对爱将的器重,也成就了一段军中佳话。

在陈赓麾下,查玉升屡建奇功,先后参与晋南、平汉、皖东、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最终升任第二野战军14军41师师长。他与周希汉、李成芳、陈康并称为"陈赓帐下四大猛将",共同谱写了无数战场传奇。

新中国成立后,查玉升将军历任解放军副军长、军长,最终出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出现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查玉升与老战友杨勇叙旧时,偶遇了曾经的对手——原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这位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的国民党将领,见到昔日的对手仍不免尴尬。

杨勇将军指着查玉升对黄维说:"当年打双堆集时,他可是我们的先锋,那些扔进你们工事里的手榴弹,就是他带的头。"黄维闻言,回想起当年溃败的场景,一时语塞,手足无措。

爱骂人的将军

《亮剑》中李云龙粗犷直率的性格,在查玉升将军身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这位出身贫寒的开国少将,因自幼失学又久经战火,养成了与剧中李云龙如出一辙的豪爽性格。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常常脱口而出一些粗话——这并非个例,在生死攸关的战争年代,从彭德怀元帅到普通指挥员,都难免会有这样的战时语言习惯。

但正如李云龙一样,查玉升将军的粗犷外表下藏着一颗赤诚之心。他骂人向来对事不对人,若批评得对就严厉训斥,若发现错怪了对方,无论对方职位高低都会诚恳道歉。

有个经典的故事:一次午休时,他被楼下逗鸟的警卫员吵醒,脱口就是一句粗话。当警卫员委屈地说"我是来工作的,没把我妈带来"时,将军立即意识到失言,当场向这位普通战士郑重道歉。更难得的是,他从此再未骂过别人的母亲。

永葆军人本色

查玉升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即便在和平年代,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

这位老将军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枪不离身。无论是吃饭、开会还是下部队视察,腰间永远别着手枪;就连晚上睡觉,也要把枪压在枕头底下。他常说:"当兵的就该有这个警觉性,时刻准备打仗!"

这个习惯还闹出过一段趣事。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在查玉升麾下任团长时,有次去将军家中拜访。刚进门,查玉升就伸手摸他的腰间。

见陈知建一脸茫然,老将军解释道:"我看看你带枪没有。"

得知陈知建空手而来,查玉升顿时勃然大怒:"混账!当团长居然不带枪?下次不带枪别进我家门!"

在这个铁血老兵眼中,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样子——管你是大将之子还是普通士兵,战备意识绝不能松懈。这番看似严厉的训斥,实则饱含着老一辈对年轻军官的殷切期望

结语

1998年10月23日,开国少将查玉升走完了他84年的传奇人生。当这位老将军的遗体火化后,工作人员在骨灰中发现了13块深深嵌入身体的弹片。

这些与将军骨灰融为一体的弹片,不仅是其个人英勇作战的铁证,更象征着那一代革命军人的钢铁意志。正如《亮剑》中所说:"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借命而生》大结局:自作孽不可... 1992年巴南市六机厂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车间主任李超被杀,六机厂工人徐文国和姚斌彬兄弟两人被当作嫌...
《蛮好的人生》播完20集,演员... 前言众所周知,央视出品,必是精品。在这块金字招牌下,无论收视率还是口碑都有保障。最近央八《蛮好的人生...
仙侠奇幻剧怎样才算圆满?|对话... 文|布菲‍‍‍‍‍‍‍‍‍‍‍‍‍‍‍‍‍‍‍近期黑马古装剧《无忧渡》于昨日迎来超点结局,热度再次攀...
“唐朝平叛安史之乱奠定坚实基础...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叛乱始于公元755年,由边疆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要平...
孙中山曾指出: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建设、社会改革的重要思想。如果您有关于孙中山...
把尺度踩在脚下,直击人心最深处... 文案|一十三编辑|苏打水终于有一部剧将镜头对准未成年人话题了!《无尽的尽头》以未成年人犯罪、针对未成...
纠正以下关于林达介绍中的错误信... 您未提供选项,我无法作答,请您提供相关信息或者句子。
任素汐一出手,国产悬疑剧又封神... 文 | 安青编辑 | 9527喵咕君上半年的国产剧中,有不少悬疑好剧。郭京飞主演的《黄雀》,以反扒故...
蛮好的人生:直到柜姐yuki富... 《蛮好的人生》第20集,薛晓舟帮了胡曼黎一个大忙。原本,胡曼黎的好友钟宁一直在担心自己死后,前夫会拿...
1949-1956年中国农村经... 1949年至1956年间,我国农村经济基础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1. **...
新中国首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1...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称为“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的年份是1953年。这个计划主要目的是推动中国的工...
央八开播!戏骨云集,这部让观众... 文案|一十三编辑|苏打水说起传奇剧,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部?不少人首先想到了《大宅门》《乔家大院》这些...
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1971年10月25日。这一天,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
《蛮好的人生》大爆但“冒犯”了... 由孙俪、董子健主演的《蛮好的人生》正在热播,剧集聚焦保险行业,通过两位从业者的对比,讲述保险行业从人...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具体来说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这一时期...
改写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是哪个选... 请您提供一些选项或者背景信息,这样我才能够帮助您判断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看了《无忧渡》大结局,对这六处... 由任嘉伦、宋祖儿等人主演的网剧《无忧渡》迎来了大结局,宣夜和半夏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一个回到了无忧...
这部热播剧里的女演员竟是郭柯宇... “花姐看着很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一查才发现是郭柯宇。”近日,江苏卫视刑侦悬疑剧《黄雀》播出后,诸...
优化实验仪器与药品配置以达成预... 要准确回答您的问题,我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关于您想进行的实验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和药品。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
央行数字货币加速落地,数字经济... 您说的没错,近年来数字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央行数字货币(CBDC)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