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票房不如《熊出没》?这部电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创始人
2025-01-31 23:12:16
0

2025年春节档6部大片,虽然才正式上映两天,但是就目前这个票房来看,确实是胜负已分了。

第一名的电影是饺子导演带来的《哪吒2》,目前票房无限接近于10亿大关,大年初二破不了,大年初三上午就能破掉。

紧追其后的是陈思诚的《唐探1900》,再后面就是《封神2》和《射雕》了。

对于目前的票房排名,我觉得还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

但是也有一个让我很意外的点,那就是电影《》,作为这个春节档唯一的一部军事动作大片,为什么票房还不如一部动漫《》呢?

按道理来讲,这部《蛟龙行动》,又有大导演执导,又有黄轩、张涵予、段奕宏、于适等一众明星大咖加盟。

这部电影无论如何票房不会比《熊出没》差。

但是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具体这部《蛟龙行动》哪里出了问题呢?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写下了这部最真实的评论!

第一个:故事线稀碎!

虽然说军事商业大片,重点肯定在装备,肯定在军事武器的展现上!

但是呢,一部电影之所以称之为电影,还得看剧本,还得看故事逻辑。

而这部《蛟龙行动》怎么讲呢,整个故事给人的感受就是故事线稀碎,很多时候的逻辑都让人无法理解。

多的内容我不说了,只说一个,这部电影中让我最难理解的点,也是很多观众都无法理解的点。

那就是我方潜艇遇到重创了,这个时候,作为总指挥,他应该是下命令,想解决办法,处理这个危机。

可是最后出现的画面,确实让我很错愕。

这个时候,张涵予居然掏出了口风琴,吹了起来。

这边是潜艇遇到危险了,所有人都在等他这个总指挥下命令啊!

可这位总指挥居然选择吹口琴。

我想问这是吹口琴?是煽情的时候吗?

当然更离谱的还是口琴吹完以后,大家也没干啥,就说了一句重启系统,然后系统就成功重启了。

我不懂核潜艇,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剧情哪里出了问题。

吹个口琴就能修复系统吗?

不需要自检,不需要人来修复吗?

当然要是林超贤导演站出来解释,这就是核潜艇的运作流程,这就是核潜艇自我修复的能力。

那我确实不好说什么!

而除了这个槽点外。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张涵予带领的潜艇,意外截获了敌人准备动用十几枚核弹,威胁亚太安全的时候。

身为艇长,为什么不寻求支援啊?

对方可是准备威胁到整个亚太的安全,可是动用了核武啊!

这么大的事情,是一艘潜艇,一支特战队就能够解决的吗?

按照正常逻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着也得一个战区集体出动了吧?

更何况这个敌对势力,还针对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

按道理来讲,我方直接通知亚太地区有关国家军事力量出动支援都是正常的了。

所以说,这么大的一个事情,最后居然一直只是围绕着一艘潜艇去展开,确实是很不合理,确实是很不合逻辑。

当然我也能够理解林超越导演的想法,重点就是围绕这艘潜艇展开,所有的肉搏战,所有的高光时刻,都只能给这艘潜艇里的人,要是加入别的剧情了,会影响这部电影的剧情节奏的。

但是呢,这么搞,确实格局小了。

毕竟军事商业大片,重点就在一个大字上啊!

这部电影的格局确实不够大!

第二点是:节奏混乱、观影门槛高!

其实作为一部全景式展示潜艇大战的商业大片。

我能够猜到这部电影里会出现一大堆听不懂的军事名词。

但是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林超贤导演这么猛,生怕普通观众听懂了。

在这部电影中塞入了大量生硬名词。

在这部电影的前一百分钟里面,除了开头营救人质我还能看进去,后面的剧情,特别是介绍潜艇的时候。

我是很无奈的。

确实是存在着观影门槛。

当然看不懂,这是我的问题,确实是平时没有怎么关注军事方面的内容。

可是呢,这部电影除了这个问题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其实还是节奏上。

这部电影的节奏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非常混乱。

从全片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前一百分钟,也就开头的戏份,还能让观众带入进去。

到了后面,就变成了科普介绍,变成了对潜艇的讲解。

要不是我真花钱在电影院看电影,我都怀疑自己是在看军事频道的科教片。

而更离谱的一点是,这部电影里说了蛟龙小队有13个队员。

可是这部电影介绍的确实太敷衍了,甚至有好多队员都没有具体的镜头,就直接滑过去了。

这部电影不是叫《蛟龙行动》吗?

主角不就是“蛟龙小队”?

为什么导演没有用大量的篇章来介绍蛟龙小队的队员,没有来塑造蛟龙小队的角色呢?

反而大段大段的篇幅都在龙鲸号上,反而重点都在龙鲸号内部?

虽然我也明白林超贤导演为了拍好这部电影,1比1实景复刻了一艘潜艇很不容易。

但是呢,把重点搞错了,把潜艇捧成主角,反而忽视了“蛟龙小队”的存在。

这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红海行动”的续集吗?

电影说到底还是在讲人,特别是这种军事动作片题材,重点肯定要放在特战队员身上。

反正我看完全片后,我除了记得几个关键角色外,蛟龙小队13个人的脸我都没有记全。

当然说了这么多,我还是那句话: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真实感受。

并不能代表所有观众。

也许有的观众觉得这部电影不错,也许有的观众觉得这部电影是春节档神作也说不定。

但是有一点是能够确定的,那就是这部电影目前票房还不如《熊出没》绝对能够说明事情!

你们有人看过这部电影的吗?欢迎大家看完以后,跟我聊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21年7月23日:湖北代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湖北的代表是刘仁静和董必武。这次大...
北极狐与红狐:耳朵大小与体型的... 是的,您的描述是正确的。北极狐(Vulpes lagopus),也称为白狐或雪靴兔狐,为了适应寒冷的...
《亲爱的仇敌》:塑料姐妹?罗曼... 在《亲爱的仇敌》中,罗曼与陈凯西是一对情深意重的好姐妹。从读书的大学到社会的大学,两人兜兜转转之后,...
被低估的“剧抛脸”:高伟光凭什... 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与深刻反思。正在热播的《无尽的尽头》将镜头对准这一社会...
《淮水竹亭》大结局全员BE催泪... 《淮水竹亭》迎来超点大结局 ,好多观众真的哭麻了!本以为前面改了那么多,结局能给点希望,结果还是全员...
十年后的李莲花,唯独没有对她敷... 藤萍在番外里提到,演员对李莲花的人物理解有一句,“有一点柔和的冷漠敷衍”。从剧中看,一点也不错:对笛...
“Polo衫+半裙”今年夏天最... 或许我们都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抱有某种天然的好奇。而在马球场、海滨俱乐部、剑桥校园那些典雅的、保持距...
无数人心中的NO.1成人美剧,... 在美剧圈有一句话:“你可以没看《风骚律师》,但你不能不知道它有多神。”这剧没有炫酷大场面、没有快节奏...
纪录片《船山先生》开播 中国日报5月11日长沙讯 当一位天才生不逢时,经历自幼习儒却科考无门,历经家国破碎但又能坚守精神,他...
连刷全集,这部大尺度新剧真敢拍 如果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按钮,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有人想环球旅行、吃遍天下美食;有人想和亲朋好友温...
50+拒绝“妈妈装”陷阱:4条... 换季时面对满柜衣物却无从下手的窘境,是许多成熟女性的共同困扰。那些过于精致的服饰需要妆容加持,优雅单...
“三线一单”改革:生态保护红线... “三线一单”是指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指的是:1. 生态保护红线...
1955年首次授衔:十大元帅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共授予十位将军元帅军衔,被称为“十大元帅”。这十位元帅分...
收获生涯首冠,凯恩晒一家五口合... 在夺得职业生涯首座冠军后,凯恩在社交媒体晒出他和妻子、孩子在德甲冠军颁奖仪式上的合照。在德甲第33轮...
从顶流夫妻到生死仇敌:她身家过... 2014年的微博热搜榜被两条爆料屠版,#黄奕家暴#和#黄毅清出轨#以每秒3000条的评论量厮杀。网友...
9.2分,史上最长寿漫威美剧,... 如果你觉得漫威只会拍爆米花大片,那你可能错过了这部“最不像漫威、却又最漫威”的美剧,《神盾局特工》。...
多样运动能力的来源:肌肉、骨骼... 我们能进行各种运动,主要是依靠我们的肌肉系统和骨骼系统。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拉动骨骼,使身体的不同部...
探索历史:首次通过实验验证地球... 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实践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最高9.7分,零差评,这3部神... 今天推荐3部神级日剧,堪称天花板的存在。每一部都值得二刷,还没看过的剧迷不要错过——《白色巨塔》本剧...
神剧《黑镜》,迎来中国导演! 《梦幻曲》的钢琴声响起,屏幕上,大明星布兰蒂缓缓举起那部红色电话机,和她在黑白电影世界里相知相识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