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卖CP,《九重紫》还做对了什么?
创始人
2024-12-20 18:39:40
0

互动话题:

你能磕到昭昭墨墨吗?

作者|颜晞

《九重紫》作为2024年古偶赛道的守门人,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站内热度破30000,正式踏进了「爆剧俱乐部」;各项榜单数据名列前茅,「一箭穿心」「太子不降」的名场面小范围破圈,两位主演轮番登上热搜;热度海报是新做的,合作推广曲是现买的,都证明了播放效果确实超出了预期。虽然不可否认《九重紫》有借到接档《永夜星河》的东风,但这么明显的「升咖」,说明剧本身定有过人之处。

抛开粉圈拉踩的因素,《永夜星河》确实是《九重紫》一个直观的参照物。相同的平台,相似的档期,甚至相近的营销套路,已经控制了足够多的变量。那么,《九重紫》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让它担得起「黑马」之名?《九重紫》的成功,是不是说明传统落地古偶还有重回巅峰的可能?

古偶第一黑马

今年古偶在真的「抬上来」之前,谁都很难预判走势。

除了《与凤行》《长相思2》凭借CP续写前缘收获稳稳的幸福,《墨雨云间》《惜花芷》依靠女性成长的爽感批量吸粉,许多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作品并没能达到预期,尤其是暑期档之后,「古偶已死」的讨论层出不穷。《永夜星河》的出圈固然是一剂强心针,《九重紫》的热播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观众还没有放弃古偶。

而《九重紫》带来的惊喜不止于此。论IP,《九重紫》虽是宅斗大神吱吱的作品,但因超长的篇幅和久远的年代,原著粉并没有战斗力;论导演,曾庆杰虽然在微短剧届独树一帜,但并没有执导长剧的经验;论演员,男女主有出圈的角色但无担任主角单抗大制作的实绩,男女配「秀人转行」还没有大热作品和观众见面。比起上述提到的任何一部作品,《九重紫》都显得些许「先天不足」。凭借这样的配置从A级升为S+,《九重紫》担得起黑马之名。

不过,或许也就是这种「新上加新」的组合,让《九重紫》有了「整顿」内娱古偶的实力。

首先是新的镜头语言。TOP级的短剧导演到了长剧领域弯道超车,氛围感的「神」稍稍出手就让观众直呼「细糠」,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有了值得收藏的「人生镜头」,「信达雅」的情绪传递无比准确。无论是「一箭穿心」的重生转场,还是「宁死不降」的太子出场,短短几秒的画面就让观众爱上了角色,更不用说曾导标志性的防伪镜头和男女主同框时化不开的宿命感让观众「嗑生嗑死」。跳脱古偶流水线的画面质感给观众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丝滑的视听语言暗含许多巧思,一段段出圈画面刷屏社交媒体的同时也为观众打下记忆锚点。

其次是新的古偶面孔。跳出「换乘恋爱」的怪圈,孟子义和李昀锐给观众带来了充足的新鲜感。从综艺里「搞笑美女」的人设到作品中「聪慧坚韧」的窦昭,孟子义的反差感颇具惊喜;从《星汉灿烂》的文官袁善见到《九重紫》的少年将军宋墨,李昀锐再次向内娱展示了「封神训练营」的实力。适配的外形+沉浸式的演绎+妙不可言的CP反应+超长的宣传铺垫,让演员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促成演员和角色双向奔赴。

虽然「双强救赎」「重生改命」并不新鲜,「女性独立」立意也并非首创,宅斗戏和朝堂戏也没有翻天地覆的变化,但作品为古偶提供了新的切入视角——重生可以不写复仇的爽感,前世今生的宿命因果同样可以支撑起主线。

重生后的女主虽然保留着记忆,但男主前世的经历于她只是只言片语的记载。观众跟着女主视角在重生后亲历了男主的家庭悲剧,在一次次交锋中被这个曾经的「书中人」撩拨心弦,最终选择将自己的未来与他紧密相连。《九重紫》正是在支线剧情不拉胯的同时将男女主之间的暧昧拉扯、命运交织发挥到极致,让古偶回归嗑糖的本质。接下来的剧情还有男主「为母报仇」、女主「阻止谋反」、女二「杀夫证道」等高能剧情为支撑,依旧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长剧短做

从《墨雨云间》开始,「长剧短剧化」几乎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重情绪而轻逻辑、重标签而轻人物、碎片化的强情节高密度轰炸,都是短剧突出的特质。当短剧思维进入长剧,意味着更密集的信息、更迅速地反转、更贴近观众的情绪。

不过,「长剧短做」是否就等于高能节奏?从《古相思曲》到《九重紫》,短剧导演们到底做对了什么,让短剧优势到长剧领域发光发热?

其一,短剧导演擅长用最少的笔墨来架构故事的背景,让观众相信故事构筑的世界。古装剧「世界观」的建构,常常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润物细无声」地徐徐展开,最高境界是「纵享丝滑」,让观众无意识地接受背景的铺陈。然而,许多古偶为了在故事开场尽快引入新奇元素和新鲜事件而放弃了故事背景的描摹,利用观众脑海里的古装记忆拼拼凑凑也能顺下剧情,毕竟再做一个「水云天」和「苍盐海」真的很难。

而短剧出身的导演们,恰恰已经被锻炼出在推进剧情的同时,用简单的场景、极短的时间和极致的性价比营造古风古韵。当观众愿意相信作品中的世界,那么故事的展开就能事半功倍。

导演先通过服化道的古色为观众搭建起一个古代时空的地基,又通过镜头与台词的打磨,在地基之上搭建亭台楼阁,让观众能够相信这是一个扎根于古代时空的故事。典故的暗示、判词的预告、诗词的伏笔、戏曲的隐喻,这些巧思让架空的时代有了落地的支点,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沉浸在了故事世界中,而不会有文白夹杂、古今混杂的不适感。

其二,短剧导演擅长藏拙,所做的取舍能够契合观众的心态。原著的体量超越《知否》和《甄嬛传》,出场的人物数以百计,从中梳理出主线剧情已是不易,而要在更有限的篇幅里浓缩「精华」更是考验导演的功力。

其实,细究《九重紫》的宅斗戏和朝堂戏,其实都能找到不妥之处。女主前世在济宁侯府蹉跎一生,重活一世手握底牌,却把退婚的希望压在修改占卜结果让夫家起疑上;反派五伯要拉朝廷首辅下马,手段是用假的血衣诬陷首辅孙子和自己的侄女夜间私会。不过,这些瑕疵并没有造成观众的反感,原因在于,主创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受众爱看的并不是波谲云诡的局势、各方势力的角逐,这些只是人物情绪的起点、制造冲突的理由,一切的一切是为了人物关系转变和人物情绪起伏来服务。在保证剧情的紧张刺激、推动男女主的命运的发展的基础上,些许的逻辑瑕疵在古偶中是可以被接受的。正如编剧所说,朝堂戏只是情感线的「胡椒面」。

导演擅长通过镜头语言的设计抓大放小,巧妙地避开那些投资不足难以支撑的地方,而把重点的篇幅用来处理男女主之间细腻的情感流动和宿命般的交锋拉扯。在风格化的画面和强氛围感的情感盛宴的双重诱惑之下,观众已经被情感线彻底征服,被导演拿捏观剧心理,对剧情上的小BUG视而不见。

其三,短剧对长剧最明显的改变确实在于节奏,但并不是一味的求快。

故事层面,《九重紫》集双重生、双强改命、国仇家恨等热门元素于一体,第一集讲前世变故及重生,第二集交代男女主儿时过往,第三集就全面铺陈宅斗和权谋,在极短的时间内,既交代清楚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基本的环境背景,又留下诸多悬念钩子,让观众期待因女主行动的蝴蝶效应引发的宿命海啸。

对比其他作品,《九重紫》的叙事更高效了。例如,窦昭和邬善只见了七面,却完成了相见相知相救又相忘江湖的完整情感线,留下「真心自由憨者证」的故事供观众回味。又比如,女主来到田庄后拜师经商,积攒实力只用几个碎镜展现,女主和女二苗安素的感情建制也留到第九集女主来到福亭查案时一并展开,情感描摹和情节推进两不耽误。

如此一来,《九重紫》把「抠」出来的时间用在男女主同框时的氛围感塑造上,既服务于男女主情感氛围的营造,又能让剧情节奏张弛有度,此时的慢镜头也不会让观众反感。如果古偶所有的力气和手段最后都能准确作用于情感的升温,那么就不可能是一部及格线以下的作品。

古偶还有创新点吗?

创作过《太阳的后裔》《黑暗荣耀》等多部爆款剧的金恩淑编剧有个「5%的创新」理论。在她看来,一般的类型剧,观众只能接受「5%的创新」,如果剧情太具颠覆性,就会失去大众性;但如果剧本连「5%的创新」都没有,它同样很容易就「泯然众剧」,观众缺乏非看不可的理由。

古偶这一类型的创作完美符合这条「5%的创新」的定律。制作方并不是不重视创新,但是问题在于,所谓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是总结数据的成果。编剧常常收到这样的灵魂拷问,什么样的人设更讨喜,什么样的主题最保险,什么样的情节讨论度高,什么样的情感桥段会出圈。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质量不佳的剧本被淘汰,但留下的剧本也中规中矩、单调乏味。

再进一步,项目上线的宣传期,当内容向的推广哑火,片方就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情感向,更直白地说,就是「CP营业」。的确,古偶的CP定律好像颠扑不破——CP大火,剧才有出圈的可能。换句话说,CP要比剧更火,才能反哺收视,所以剧集创作不顾一切地保男女主的情感线和糖点。但这样的操作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CP感较为玄学,且现实生活中演员本人的形象会给角色带来极大的影响,毕竟没有人有资格要求「磕糖」上头的观众做到「人剧分离」,「翻车」的风险时刻存在。

剧集内容的迭代跟不上CP营业的更新,更跟不上观众口味的变化,这是行业实打实的痛点。当年看素素跳诛仙台,小骨受销魂钉的新鲜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偶里面找到独一无二的情节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同时,无论是短剧的爆火出圈,还是短剧导演到长剧领域大展拳脚,都说明了古偶看似是竞争激烈的红海,但也可以说是开发不足的蓝海。不得不承认的是短剧的入侵,也在倒逼全行业加速创新。

那么,古偶创新的落点在哪里?

一则,旧梗新翻未必行不通,换个视角切入也许就别有洞天。重生只是故事的起点,是一路高歌猛进打脸反派,还是默默蛰伏对抗宿命因果,都是行得通的路径,而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只会落至下乘。当选择使用热门元素时,不妨再多想一步,能否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上一番。

二则,将优势充分发挥,将辨识度做到极致。某种程度上说,古偶已经不是在比总体呈现,而是在比谁有更鲜明的记忆点,比谁在其他部分不拉垮的情况下,能有眼前一亮的招牌。在保证不「漏水」的情况下,「短板」可以为「长板」让步。总要先有极致的亮点换得上桌,才能有机会被观众「审判」,才有后续的应对策略。

三则,充分发挥想象力。古偶不能拘泥于套路和反套路的博弈,即使是类型开发也还远没有走到尽头。「古装+喜剧」「古装+复仇」火了,「古装+经商」一波接着一波,那么「古装+谍战」「古装+奇幻」呢?思路打开,古装这个宽广的赛道,还有很多路,前人尚未踏足。只要有不破不立的决心,发挥想象力的能动性,总是能找到新的天地。

1号结语

无论长剧短剧,能磕到的就是好剧。当观众看腻了配方剧情和工业糖精,只有真诚的创新才能重新打动他们。

CP营业的套路与日俱进,剧集本身的更新换代也请跟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集邮爱好者:仅差一枚邮票即可完... It sounds like you're a stamp collector and you're...
重新定义遗传学诞生日:1900... 通常认为现代遗传学诞生于1865年,这是由于奥地利僧侣格雷戈尔·门德尔(Gregor Mendel)...
《风筝》不能获得主流电视大奖的... 柳云龙导演并主演的电视剧《风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多面以及信仰坚不可摧...
国产法治剧打开新思路 本报特约记者 杨 柳由傅东育、郑世龙执导,张译、李光洁、蒋欣等领衔主演的剧集《以法之名》(剧照如图)...
凭一张路透照,敢断言王鹤棣新剧... 冲浪时,看到一则词条冲上热搜:王鹤棣新剧未播先火。本着追剧人不走空的原则,了解了一下:好家伙,还不如...
推广广播体操:全民健康新风尚 确实,推广广播体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
探讨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核心作用 在中医学理论中,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血脉:心脏主管血液循环。中医认为心脏是推动血液...
富千金杜若兰嫁给乞丐齐志高,委... 富家千金杜若兰嫁给青年乞丐齐志高,很多人替杜家叫屈,但实际呢?实际上是杜家高攀了!《还珠格格一》里,...
过度施用氮肥致家庭盆栽南瓜只长... 家庭盆栽的南瓜如果在成功进行人工授粉之后仍然只长蔓而不结果,通常可能是因为氮肥使用过多所致。氮肥会促...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石...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理论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
河南微短剧产业火了,然后呢? 郑州市金水区大志影视基地内,剧组不分昼夜加紧拍摄。 受访者供图微短剧演员海选现场。 本报记者 孔昊 ...
正确。长期使用微生物肥料对修复... 正确。微生物肥料,也称为生物肥料或菌肥,主要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有益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与植物...
给缺水植物“补水”:将花盆浸入... 是的,您可以将整个花盆浸入装有水的容器中,让土壤和植物根部充分吸收水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准备一个足...
乌鸦与狐狸故事出处,伊索寓言中... 乌鸦和狐狸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它生动地诠释了乌鸦的智慧,同时也展示了其弱点。在这个故事中,狐狸通过...
草食性动物运动能量来源:植物纤... 牛、马等食草动物能够通过消化植物纤维来获取所需的能量。它们的消化系统中包含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反刍动...
麻雀小腿独特结构:胫骨与跗骨之... 麻雀的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反转”。在鸟类中,这个关节通常是固定不可逆的,不像人类的手腕关节可以...
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标准应采用现... 路基压实度标准通常会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所在地区的规范来确定,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公路工程技术...
响尾蛇响环数量增加,声音变大:... 响尾蛇响环的数目越多,发出的声音也越大。这是因为响尾蛇尾部的响环是一种天然的发声器官,由多个干燥的角...
《以法之名》结局:张文菁再成万... 电视剧《以法之名》快要大结局了,新的剧情中洪亮和郑雅萍等人抓了姜红军和孙飞之后,姜红军一无所知,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