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一是女真人1644年入关建立的朝代,二是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如此令很多人对清史兴致盎然,但对其宫闱之事也有所不解。
比如:在《甄嬛传》里,后宫妃嫔侍寝皇帝,先要沐浴更衣(不许穿衣服),再被一张毯子层层包裹住赤裸身子,由太监扛到皇帝寝宫床上,再从被子里赤身钻出来,侍寝完皇帝后,再由太监扛走......
这一幕就令人很费解了:
为啥清朝皇帝不与妃嫔们一同过夜呢?漫漫长夜里,为何皇帝要独自忍受一夜孤寂呢?
钰姐总结了一下,不乏以下几点原因~~
一:吸取教训,安全考虑。
中国历史上,不乏皇帝莫名暴卒案例。
比如,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就是被宠妃张贵人活活勒死的。
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马曜与众姬妾宴饮,司马曜因地方水灾而愁眉不展,宠妃张贵人因中年无子也闷闷不乐。
司马曜想去逗乐爱妃,见对方不理,就转头与其他姬妾调笑。张贵人被冷落,十分不悦,拂袖而去。
深夜酒席毕,司马曜喝得烂醉如泥,被侍卫抬到张贵人的清署殿,不料招来杀身之祸。
张贵人一看到烂醉的司马曜,想到他抛弃自己另觅新欢,不由得动了杀机......她先是用酒菜打发侍卫们去外边吃,然后竟真用被子蒙住司马曜的头,将他活活捂死了。
如此,年纪轻轻的东晋皇帝一命呜呼。
次日一早,张贵人对外称“皇帝饮酒过量,半夜中魇暴毙”。
众人一脸狐疑:一个35岁年富力强的皇帝怎就一夜暴毙了呢?但因证据不足,谁也不敢说,就连当时的李太后、司马道子、司马德宗三大重要人物也没过问。
于是一场天大的弑君案,就此不了了之,归于历史尘烟。
现在想来,真是太敷衍了,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竟死得如此蹊跷,落得如此下场,想必若司马曜泉下有知,棺材板也定盖不住了。
司马曜
到了明朝,更是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宫女轼君案“壬寅宫变”。
虽然轼君未果,却也将嘉靖皇帝吓得半死,从此再不敢留宿宠妃宫里了,现简单说一下:
公元1542年一天晚上,朱厚熜到宠妃曹氏宫里就寝,而后曹氏去沐浴了,留下朱厚熜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时平时被皇帝残酷对待的以宫女杨金英为首的16位宫女见机会来了,拿起麻绳就往皇帝脖子上套,企图勒死他。
但宫女们估计因为太紧张,竟慌乱中打了一个死结,一直勒不死嘉靖,还以为皇帝是真龙天子的勒不死的,最终行动失败。
嘉靖吓得半死,十几名宫女被凌迟处死。
想想嘉靖这一劫,也是留宿宠妃宫里所致,差点就一命呜呼了。
如此也成为了清朝皇帝的一大教训。
而到了清朝,更有民间传说:清世宗雍正皇帝是被侠女吕四娘给杀死的,传说非常精彩,还拍了各种影视剧等。
1722年,清朝出现“曾静案”,湖南人曾静遺其门徒劝岳钟琪反清,结果自己被打入大牢,却供称受著名思想家吕留著作影响所致。
吕留良,就是吕四娘的爷爷。
民间传说里,吕留良父子被杀,亲眷被发配,门生遭株连,吕四娘因奉母在外躲过一劫。此后她遍访名山,拜师学艺,学得绝学,潜入禁宫,杀了雍正。
在学者萧一山《清史通稿》里也说雍正是被吕留良孙女刺杀身亡的。
各种野史也层出不穷,还说吕四娘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在侍寝时刺杀了雍正并将之斩首。
不过,这确实太离奇了,令人匪夷所思:
一是吕四娘就算拥有武林绝学,武功盖世,也难以混得禁宫,更难以在深宫大内全身而退。二是清朝侍寝妃子都是裸身被抬去侍寝的,不可能持利器接近皇帝。
还有,雍正之死,还有人说是服丹药过量所致,也有人说是皇帝自己太过勤勉被累死的。
总之雍正之死就是历史一大谜团。
而之所以很多人相信雍正被吕四娘刺死,想必还是对清朝侍寝制度的无知。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有一个最为独特的优势,就是能够吸取史上各朝的经验教训,不管是治国安邦,还是出于对皇帝个人的安全考虑,等等。
而鉴于史上皇帝被刺亡的案例教训等,为了皇帝的安全着想,清朝后宫便制定了一个规定:皇帝不能与后宫妃嫔同寝共眠。
有人就要问了,那皇帝大婚也不与皇后同居吗?
毕竟清朝皇帝大婚是要与皇后在东暖阁洞房同住3天,但也仅仅3天而已,3天过后各回各寝宫。
而且也只有皇后才有此特权与皇帝同居3日,其他妃嫔无一人可皇帝同住一晚。
综上,清朝皇帝不与后宫女子一共过夜,完全是出于皇帝个人的安全来考虑的。
二:繁衍子嗣,翻“绿头牌”
既然清朝皇帝不与后宫女子共同过夜,那怎么为皇室繁衍子嗣呢?
清朝皇帝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1644年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清初百废待兴,清朝皇室尤其对子嗣繁衍非常重视。
比如:康熙皇帝就十分重视皇室血脉繁衍,他一生一共纳了67个妃嫔,为他生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
可见,清朝皇帝是要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而要完成任务,就要与后宫女子充分接触与交欢时间,同时又要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还不能出任务差池,那咋办呢?
于是,清朝后宫就有一个翻“绿头牌”的侍寝制度:皇帝需要行幸了,敬事房总管太监就会端上写有妃嫔名称的“绿头牌”让皇帝翻,选中的妃子通知沐浴待寝。
如此也就有了如大火剧《甄嬛传》里后宫女子侍寝的“名场面”:
妃嫔沐浴完毕(不穿衣服)被裹在被子里由太监扛到皇帝寝宫,到寝宫后太监退下,妃嫔从被子里出来赤身匍匐钻进皇帝脚下的被子里......侍寝完后再被裹着被子,由太监扛着离开.....
这看起来真是非常忙碌啊,就像专门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一样。
但由于皇帝与妃嫔温存不久,有时难免不舍,还想多缠绵一会,但是太监不放心,就会在窗个催促:
“是时候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皇帝不听,只要太监喊过三遍,不管皇帝答不答应,都会直接进屋将妃嫔扛走。
想想,皇帝的心那时估计都在滴血吧,但毕竟制度如此,也只能作罢,而且也是为皇帝安全着想。
三:半床寂寞,半床凄冷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清朝皇帝有多么不易,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是孤独的,即使后宫妃嫔无数,即使妃嫔有多温软可人,但是每次她们侍寝完离开,皇帝就开始独处了,他们的深宵半夜从来都是孤家寡人,真是:
半床寂寞,半床凄冷。
他们没有平常的夫妻之乐,不管是九五至尊的皇帝,还是为皇帝繁衍子嗣的妃嫔,他们的深宵半夜尤为孤清。
即便侍寝,也是事前无前前戏,事后无温存,就为了传宗接代。
更有意思的是,为防不测,妃嫔侍寝时,只能从皇帝脚下钻上,这在古代看来就是毫无夫妻之礼。
而这种森严刻板的制度,自然会令一些清朝皇帝不堪忍受,如此导致严重后果。
比如慈禧太后之子同治皇帝载淳,就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偷偷溜出宫去行乐,终致英年早逝,千古遗恨。
但是,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吧。
要想夫妻情爱、极尽温存,那么皇帝的安全就难以保证,谁又能保证司马曜的悲剧不会再重演呢?
“高处不胜寒”。
我们只看到了高处的美丽与快乐,而往往忽略了那里的困苦与艰难,至高无上的清朝皇帝,或许正如此吧。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