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北京天安门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柱子,柱子下面有狮子,柱子顶端也有一只小动物。细心点可以看到,天安门前后柱子上的小动物,方向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立这些柱子?柱子上的动物叫什么?有什么含义?
柱子叫华表。
华表的起源,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源于史前时期的“图腾柱”,先人们有立柱用以祭拜图腾的习惯,传到后世就成了华表;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舜的“诽谤之木”,当初舜统治天下的时候,曾在宫殿门口立木,让人们把他的言行过失写下来,他会据此改正,《淮南子》中说过这件事;还有人说,华表在史前是大植物,部落首领用来观测时间,查看季节变化。
也许是三者兼而有之吧。
不管哪一种,华表到了秦汉时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思,只是用来装饰建筑,后来干脆成了一种标志,可以立在桥头,可以立在陵墓前,还可以立在门前。
华表还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比如明朝就曾规定,五品以下的官员,墓前不能用华表。
柱子上的动物叫朝天吼或者望天吼,简称吼,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吼喜欢登高望天,所以人们就把他立在华表顶端,用它来沟通天地,上看天意,下看民情。
在古代,皇帝就是天,所以望天吼和皇帝也相关。
以前,皇帝基本不出宫,体会不了真正的民情;明清时期,皇帝喜欢出宫,但是皇帝出去玩是要花钱的,比如康熙乾隆这对爷孙,每次下江南都是浩浩荡荡,每到一处还要建行宫,这都是要很多银子的。
不出去吧,不能了解百姓生活;出去久了又折腾人花钱,怎么办?要有个度。华表上面的望天吼就是用来提醒皇帝的。
据说,望天吼向南的,叫“望君归”,用来提醒皇帝不要长期在外游玩,耽误国事,应该早点回来处理朝政。望天吼向北的,叫“望君出”,是用来提醒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生活,应该经常出去走走,体察民间疾苦。
因为中国房屋宫殿正门基本朝南,皇帝进出时,方向正好是南北,这与华表望天吼方向一致,所以才有此说法。
实际上,这可能是出于老百姓的一种心愿,并不现实,毕竟皇帝就是天,他的权力至高无上,谁也决定不了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