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忠贤一手遮天,却斗不过一个刚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创始人
2024-10-30 07:19:42
0

魏忠贤在天启朝权倾天下,人称九千岁,就连袁崇焕都要给他立生祠。 1627年,朱由校病逝后,17岁的信王朱由检登基成为下一任皇帝,新登基的崇祯帝对魏忠贤及其党羽依旧恭谨,赏赐、封官一样不少,让魏忠贤感到了不安。 那么魏公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崇祯的第一步 1627年8月,天启帝病入膏肓,将弟弟召入宫中,嘱咐他要相信魏忠贤和张皇后。

此时阉党专权,魏忠贤已经控制了朝局,东林党人已经被干翻,江山似乎已经姓魏了。 八月二十四日,崇祯帝登基,他和魏忠贤俩人,都心怀鬼胎。 崇祯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铲除魏忠贤及依附他的“阉党”集团,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得急吼吼。 这个十七岁少年,第一步就是让对方放松警惕,让魏忠贤感觉到一切都美誉变,皇帝依然倚重他。 魏忠贤则是开始试探崇祯皇帝,魏忠贤首先出招,向皇帝提出辞职。 崇祯接招,召见魏忠贤,对他说:“先帝临终前要我相信两个人,一个是张皇后,一个就是你啊!”干脆地拒绝了魏公公地辞职。

魏忠贤稍稍放下了心,要是同意辞职,他就会立马被收拾。 试探地没有这么轻易结束,毕竟双方都没有底。 先帝奶妈客氏提出了辞职,她和魏忠贤是对食,正是她的关系,魏忠贤才得到天启帝的重用。 此时魏忠贤和客氏觉得皇帝不会同意,谁也没有想到崇祯爽快地同意了。 他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她是先帝的奶妈,现在留在宫中不合适了。 魏忠贤失去了客氏,就等于少了一个助力。

这让魏忠贤有点怅然若失,于是他又出了一张牌,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辞职,这个职位很重要,可以替皇帝批红的太监,如果他被铲除,皇帝就要收拾魏忠贤一党了。 隔了一天,崇祯的回复下了,不准辞职。 崇祯不是不想收拾这些人,但时机还不成熟,他不仅没有撤换魏忠贤的亲信王体乾,还封赏了一批魏的亲信太监。 不久,朝堂上传来副都御史杨所修弹劾了四个官员: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延绥巡抚朱童蒙,太普世少卿陈殷。 这四个都是阉党成员,兵部尚书是阉党三号人物,魏忠贤心里一惊,以为崇祯要出招了。

杨所修弹劾的理由,并不是贪墨,而是不孝,这几个官员都没有丁忧回家守孝,于礼制不合。 皇帝没有批准弹劾,但这四个大臣心中很慌,魏忠贤再一次试探,让四个大臣提出辞职,结果除了崔呈秀没有批准,其余人都回家守孝去了。 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化,让魏忠贤心中紧张,不敢小看这个少年。 崇祯第二步 紧接着第二步崇祯要逼迫魏忠贤辞职。 不久朝堂上有人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崇祯帝不得不重视这个人,他身上的破事实在太多,魏忠贤不得不断臂求生,将罪责都归到崔呈秀身上,撇清自己。

这时阉党成员明白了,这是丢车保帅啊,阉党开始离心了,都在为自己找出路。 到了十月二十二日,又有人弹劾崔呈秀,也弹劾魏忠贤,崔呈秀一看,还是辞职吧。 崇祯帝大笔一挥,同意了,因为时机已经到了。 虽然失去了一员大将,魏忠贤还是庆幸自己可以过关了。 但魏忠贤没有想到,弹劾没有停下来,他感到害怕了,于是跑到皇帝面前去痛苦,各种伤心的惺惺作态,让崇祯帝感到恶心。

他让魏公公回去好好休息,魏忠贤心中松了一口气。 崇祯帝还在等,朝廷中更多的弹劾魏忠贤的奏章。 这次等来了,国子监监生钱嘉徵的奏疏,列出魏忠贤十大罪,并且文笔老辣,简直是弹劾书中的一柄利器。 魏忠贤去找皇帝转杯再表演一次哭,皇帝直接让太监将弹劾魏忠贤的都给他听。 让魏忠贤大汗淋漓,他找到崇祯身边的太监徐应元,探探口风。

徐应元给魏忠贤指出一条道路:辞职回乡吧! 于是魏忠贤提出辞职,皇帝立马同意了。 崇祯的第三步 皇帝终于可以一网打尽了,一个毫无权力的宦官对皇帝已经没有威胁了。 魏忠贤在走之前,收拾了三天东西,几十车宝物,让护卫护送,往家乡赶去。 他这是在走前,向皇帝表明他没有野心,只是贪财。其实完全是混招,自污这招对于有实权的大臣有用,对他没有意义。

失去权力的宦官,毫无意义,只能显示出他穷奢极欲。 几天后,崇祯下令逮捕魏忠贤。 在路上的魏忠贤得到了消息,于是60岁的魏公公,在离家乡几十里的阜城县的一个店里自杀了。 九千岁就这么轻易地被皇帝除掉了,紧接着就是处理阉党成员,五虎、五彪斩首,抄家。 崇祯开始整顿朝堂,处理了阉党261个官员,魏忠贤从墓里挖出来,凌迟,众人有流放充军,有判牢狱的,总之崇祯登基三个月就一改朝堂混乱局面。 可以扳倒的原因 一方面崇祯帝心思缜密,聪明过人。新皇帝登基之后都要处理,前朝的权臣,否则自己无法施展抱负。

魏忠贤没有文化,只是一个混混,有的只是皇帝对他的信任。 大明,太监的权力是皇权的延伸,太监是皇帝的影子。权力是皇帝给予的,太监只是执行者。看起来再强大,其实也没有根基的。 大明的朝局,到了中晚期,文官集团已经尾大不去了,皇帝要和他们斗,就要找自己的家奴当工具人去用。 明朝内阁大臣和皇帝斗,背后还有祖宗家法、有大臣、名声、气节等支撑者他们。太监是上不了台面的,只是皇帝的家奴,又凭什么和皇帝斗。 阉党人虽多,都是乌合之众,内部矛盾重重,

魏忠贤知道自己的生死荣辱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换了一个皇帝,前途未卜。 崇祯帝对待魏忠贤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防止狗急跳墙,逐渐从内部将其瓦解,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行使皇权一举灭之。 在大明的生态下,太监是翻不出风浪的,他们不是唐朝太监,掌握军队掌控生杀大权。 #魏忠贤把持朝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沙尘暴》:用贴近生活的影像和... 当下悬疑剧越来越多,观众的审美疲劳愈发严重。制作一部悬疑剧不仅仅是尺度或者案件的复杂性增加就可以被关...
今年一定要拥有的5件配饰,时髦... 四月芳菲,阳光、花香、雨露,在日子的缝隙里,时间融化成了琥珀。困不住的爱打扮的心,超越了穿衣的配搭,...
“短上衣”今年夏天爆火!这4件... 入夏的气息渐渐铺开了城市的街头。皮肤开始渴望被阳光轻吻,心情也不自觉地松弛下来。在这样的季节里,短袖...
谭松韵新剧《逍遥》官宣,没有赵... 近日,备受关注的古装仙侠大剧《逍遥》,在已经完成拍摄许久的情况下,终于官宣了演员阵容!除了谭松韵和侯...
在历史上,宋理宗与朱熹及其家族... 您提到的这个情景似乎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体对话,但现存的历史记录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南宋理宗与朱熹儿...
19世纪70年代:德国医生与外... 在1870年代中期,如果一位德国医生向他的外国朋友询问有关他们国家历史的问题,那么这位医生可能对外国...
重塑公民观念:西方近代社会契约...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确实与社会契约论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契约论是一种哲学理论,...
谢霆锋带2个儿子吃泰国菜,3人... 近几日,香港娱乐圈关注度最高的明星,莫过于谢霆锋。他时隔20年,在香港重开4场个人演唱会。截至笔者发...
1948-1949年夏季,英法... 您提到的这个时期(1948~1949年夏),正处于冷战初期,也是二战结束不久之后。英、法、美等国确实...
郑和船队途中所遇珍奇动物图谱 您的问题似乎不完整,您想询问图6中的动物与郑和下西洋之间的关系或背景。但是,目前没有提供“图6”具体...
肖战现身孙燕姿演唱会,被偶像现... 4月26日,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巡回演唱会在上海盛大开唱,演员肖战被曝出现在演唱会现场。被偶像现场...
请问您需要改写墨子中的哪一部分...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子的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哲学、伦理、科学、军事等方面的论述。不过您似...
易白沙谈新文化运动:回顾与反思 易白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主要以其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倡导科学、民主的思想而闻名。不过,您...
《无忧渡》大结局不过瘾?别慌,...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
王副省长在某省人大会议上作工作... 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这...
蔡元培曾经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曾为许多逝者撰写过挽联。不过您没有提供完整的挽联内容,所以...
王一博赛车故障退赛冲上热搜,工... 王一博很早就是一名职业赛车手。就在获得华表奖影帝提名的第二天,王一博冲上微博热搜,不过这次是因为赛车...
《无忧渡》中,宣夜使用“归元剑... 任嘉伦、宋祖儿领衔主演的古装奇幻悬疑剧《无忧渡》超点大结局,一口气看完,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无忧渡...
周口市首部文旅微短剧《瓦缸里的... 我市首部文旅微短剧《瓦缸里的江湖》在扶沟县包屯镇正式开机后,摄制团队历经一周时间的紧张工作,剧组跨越...
《借命而生》大结局:徐文国到底... 悬疑剧《借命而生》终于大结局了,剧中主要角色的结局基本都交待清楚了,原来刘芬芳早在19年前杜湘东去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