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7日,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2025年该关办结主动披露作业118起,助力多家京企尽享守法红利。
据了解,“主动披露”是指企业在海关发现前,主动书面报告其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对此,海关可采取依法不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措施。近年来,海关总署陆续出台公告,对主动披露政策中明确的不予处罚时限、金额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多次优化和迭代,持续为企业扩大容错空间。
“多亏了主动披露政策,让我们免受行政处罚,保住了我们的企业信誉。”北京某制药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日,因外商提供的发票信息错误,导致企业一批货物的申报货值与实际货值不符,企业担心因申报不实受到海关处罚。“此前,海关多次开展主动披露政策宣讲,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便向海淀海关寻求帮助。”该负责人说。
接到企业申请后,海淀海关核实企业提交的材料,并初步判定此类情况适用主动披露政策。随后,海淀海关指导企业对申请材料中不完整、不清晰的内容进行补充,最终,用两周时间帮助企业完成了本次主动披露作业。据海淀海关副关长李泳介绍,在受理辖区企业提出的主动披露申请时,该关明确应减尽减、应惠尽惠、应免尽免,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北京海关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海关政策进万家”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政策宣讲,对主动披露新政进行宣讲并现场解答企业代表提问,政策宣讲活动已覆盖140余家京企。
“主动披露政策的不断完善,让我们的企业能够更多避免因轻微过失受罚并影响信誉的情况,对外贸企业来说确实是利好。”一位申请过主动披露的关务人员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