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长江去旅行|石牌:长江咽喉处的抗战铁血丰碑
创始人
2025-11-27 17:51:29
0

(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中国水运报

长江三峡西陵峡段,江面骤然束窄,两岸悬崖如削,石牌古镇便雄踞这“川鄂咽喉”之地。这座临江而建的小镇,因一块突兀江面的巨型石牌得名,更因1943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保卫战,成为镌刻在长江航运史上的抗战地标。在“云旅行”的目光中,我们循着江涛回溯,触摸石牌背后的铁血荣光与航运变迁。

鸟瞰石牌弯道(作者:袁组益)

作为长江上游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它上距重庆仅660余公里水路,下离宜昌城约20公里,是日军沿长江西进、威逼大后方的“必经之隘”。抗战时期,长江航道是大后方赖以存续的物资运输“生命线”,海量国际援华物资经宜昌转运入川,而石牌正是守护这条命脉的核心节点。一旦石牌失守,日军舰艇便可长驱直入,截断长江运输线,重庆将直接暴露于战火之下,抗战大局亦将岌岌可危。

1943年5月,日军集结10万精锐兵力,向石牌发起雷霆猛攻,妄图打通长江上游航道。中国军队第18军11师奉命驻守,师长胡琏战前挥笔写下绝命家书:“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将士们依托石牌天险,在长江两岸的崇山峻岭间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与日军展开寸土不让的殊死搏斗。这场战役中,长江既是天然屏障,更是关系国家存亡的生命线。据《宜昌市志》记载,当地船工自发组建运输队,冒着日军炮火驾着木船,在暗礁密布的峡江航道中灵活穿梭,运送弹药、粮食,转运前线伤员,用最原始的方式支撑着前线补给,不少船工壮烈殉国,用生命践行着对家国的赤诚。其中,曹家畈附近的“白刃战”尤为惨烈,中国军人与日寇近身肉搏、英勇杀敌,喊杀声震彻峡江。最终,中国军队以伤亡万余人的沉重代价,成功击退日寇,一举挫败其溯江而上亡我中华的战略企图,牢牢守住了石牌要塞,更保住了长江航运这条“生命动脉”。

石牌水域船舶往来如织(作者:林海)

硝烟散尽,山河无恙,石牌早已褪去军事要塞的锋芒,成为长江三峡沿线的文化地标。如今的宜昌石牌纪念园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浴血池、牌坊、纪念塔和忠烈祠。在纪念塔正面镌刻“陆军第三十一师阵亡”,其余三面镌刻“浩气长存”、“成仁取义”、“民族正气”,由时任国军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题辞;倒石沟炮台群的残垣断壁间,炮位依旧指向江天,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呐喊与炮鸣。络绎不绝的游人循着历史的足迹而来,在纪念碑前驻足默哀,在炮台遗址上触摸岁月的痕迹,用目光丈量山河的壮阔,用心灵缅怀先辈的壮烈。这份跨越时空的敬意,让石牌的英雄精神永远鲜活。

石牌“三峡人家”景区旅游码头(作者:袁组益)

今日的石牌,既是承载民族记忆的精神地标,亦是守护通航安全的交通要地。长江航运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峡大坝、葛洲坝的建成让险滩变通途,昔日险滩密布的运输“生命线”如今成为连接东西部的“黄金水道”。作为三峡海事局安全防护的重点水域,这里设立了石牌海巡执法大队,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每逢节假日,当载满游客的渡船穿梭于峡江之上,海事执法人员便随船护航,全心守护每一位探访者的平安;而石牌独特的长江地理弯道,更让守护多了一份使命与担当,他们日夜坚守、精准调度,确保千艘万船安全通航。

海事执法人员在渡口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作者:李光强)

从当年的浴血守土到如今的平安守护,石牌的土地上,“守护”二字始终一脉相承。先烈用生命守护家国安宁,今人用责任守护通航安畅。这片英雄的土地,既镌刻着民族的风骨,也见证着时代的前行,更将这份守护的初心,永远延续在滔滔峡江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