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在周四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下一步如何稳外资,发言人何咏前作出公开回应。
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等开放试点。落实好对外资已开放领域的“准入又准营”要求,帮助外资企业破解市场准入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三是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商务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82家,同比增长14.7%。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619.1亿元(人民币,下同),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925.2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高达4458.2亿元。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落实好“准入又准营”,明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外资境内再投资”“全面落实国民待遇,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等系列举措,加力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回应“十五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吸引外资时表示,中国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王文涛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到,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的重点,要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此前透露,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界面新闻表示,“十四五”时期重点解决的是外资“能不能进得来”的问题,“十五五”时期则将焦点放在了“能不能留得住、发展好”上。“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落实好’准入又准营’”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
罗志恒强调,接下来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要为外资企业提供全面的国民待遇,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从而确保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能够在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与内资企业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