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以“智启思维,贯通英才”为主题的2025中小学创新数学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承办,汇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教育专家及全市百余位教师,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AI赋能教学、数学文化建设四大议题,共商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
论坛现场图
论坛上,多位专家分享核心观点与实践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提出数学教育需立足新课标推进小初高素养贯通与知识结构化教学,通过大单元设计、跨学科实践等创新形式兼顾思维开发与实践应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直指当前数学教育“异化”痛点,强调应回归思维能力与理性精神培育,建议通过“四化教学模式”让AI技术前置赋能课堂,助力教育提质。新府学相关负责人则分享了学校创新实践,提出以“数学思维、跨界应用、人格力量”为核心的“未来素养”模型,介绍了“三层四维度金字塔”初中数学课程体系,兼顾学生差异与普适性、卓越性需求。
论坛现场图
三场主题圆桌论坛同步举行,专家们从多视角深入探讨行业关键问题。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议题中,专家共识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教育需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赋能”,聚焦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培育;在AI与数学教育融合议题中,分享了三元共创教学模式、数据驱动精准教研等实践路径;在数学文化浸润议题中,强调数学文化的核心是传递思想与应用价值,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论坛现场图
此次论坛搭建了中小学数学教育创新交流平台,凝聚了“素养为先、贯通培养、科技赋能、文化浸润”的行业共识。(图/文 张娜)
原标题:2025中小学创新数学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共探教育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