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11月24日下午,由上海市社联牵头,联合静安、徐汇、长宁等区委宣传部开展的“走进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系列CityWalk活动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拉开序幕。基层治理工作者和理论宣讲工作者实地探寻社区治理智慧,在行走中亲身感受老旧社区焕发新生的治理密码。
本次行走活动的第一站是彭浦新村街道彭五居民区。彭五小区是上海最年长的工人新村之一,曾是上海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聚集地,却也因多户合用厨卫而陷入“厨房卫生间排队用”的窘境。作为全市首家非成套旧房改造试点社区,彭五小区见证了上海旧改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随后,行走队伍依次走过彭七、彭一、彭三小区,改造焕新的小区面貌引得大家赞叹。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丽珍介绍,彭浦新村街道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讲奉献”精神,用20年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共改造非成套旧住房102幢,受益居民4907户,成为全市首个完成成片非成套旧住房改造的街镇。
第二站是临汾路894弄居民区党群服务站。走进该党群服务站,铺满了整个墙面的“‘四百’分析图”令人印象深刻。“四百”,指的是“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张基于走访形成的分析图,记录了临汾路894弄居民区内2889户居民的情况,是居民区党总支日常做好精细化治理的基础。居民区党总支将走访时的关注内容总结为“上门五看”,即看本人近况、家庭及监护情况、生活需求、居室环境、现实危险,并总结出“工作六法”,包括联勤联动法、邻里互助法、关键人物法、关心关爱法、旁敲侧击法、专项检查法,以此来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艺康苑小区。该小区横跨静安与宝山两个行政区,分属两个街道。两个行政区的民生政策侧重点和治理方式存在差异,居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两区居民户数不均、话语权不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社区治理难题。如何破局?
艺康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雅祥介绍,居民区党总支形成了“联·通·融·实”的工作特色——以毗邻党建为抓手,共同培育“艺家亲·凝聚力”党建品牌,引领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群策群力。
如今走在艺康苑小区,行走队员感受到以“微实事”撬动“大民生”的成果。两区交界处的中心圆盘从垃圾堆放场变身假山花坛,中心绿地化身为休闲活动、社区议事好去处,通向地铁站的侧门打通居民通勤快捷线……连这里的停车位都充满了故事——综合整治过程中,居民组成的“挖”车位小分队,硬是在小区里“挖”出了30个新车位,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环境问题抱怨者变成社区建设积极参与者,携手绘就“融合治理秀带”。
参加活动的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泽林表示,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沉浸式的参观讲解,“将生动的实践讲生动、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通过案例讲解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城市治理,在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中将人民城市理念落到实处。
据悉,本次“走进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系列CityWalk活动依托“理润申城”平台,围绕社区治理、街区治理和商圈治理等特色亮点,通过“沉浸式行走”方式开展理论阐释宣传,为十五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贡献理论力量与实践智慧。接下来,活动还将持续推进,走进更多社会治理的生动场景。
原标题:《共探老旧社区“减龄”密码,这场CityWalk在静安展开》
栏目编辑:李一能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实习生 唐茹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