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全国政协
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 庹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议》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建议》中“高质量”“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进”共出现25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被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重点部署,全文有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快崛起,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要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目标,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做好政策宣传、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多出高质量、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11月27日02版)
统筹:高宇翔
编辑:谢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