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承大虹桥强劲动能,西联长三角广阔腹地,上海青浦区如何书写“十四五”答卷?
2024年,青浦区生产总值达1825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1.5倍增长,“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城市意象深入人心。11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跟随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集体采访活动走进青浦区,探访龙头企业在青浦区如何创新与发展。
创新园区缘何落子青浦
走进位于青浦区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园区里的创新建筑从高空俯瞰,呈“回”字造型,主体结构如同两个巨型“鸟巢”。
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作为美的在国内建立的第二个全品类创新研发基地,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总投资超7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和产业板块。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园区深度融合低碳科技与数字化技术,通过高效智能空调系统搭配2万余平方米绿电光伏,实现主动节能与可再生资源利用双管齐下。”
除了区内集聚的各类产业,美的上海研发中心选择落子上海青浦,核心源于区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人才吸引力。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才高地效应显著,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美的AI研究院从过去几十人的规模现在已经扩展至200余人。无论是高端技术人才还是研究生群体,都能更便捷地吸纳,契合公司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需求,支撑前沿技术研发推进。
工业机器人。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如今的美的,早已超越家电企业的单一标签:2010年开启战略转型后,相继收购东芝家电、德国库卡等企业,2021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2024年突破4000亿元。
打造流量互嵌的“新范式”
在青浦蟠龙新天地,走在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街区、自然绿地、人文艺术无缝融合的步道,享受惬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青浦“最江南”的独特气质。
蟠龙新天地。受访者供图蟠龙新天地是青浦首批推出的六大融合应用场景里的典型。青浦区通过创新业态、重构空间,让农业、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会展这六个赛道的资源和流量真正“嵌”进彼此。比如:农业的生态资源能吸引游客,旅游的人流能带动商业消费,文化和会展又能给体育活动赋予更多内涵。
走进蟠龙新天地,传统“十字街”的空间肌理完整保留着,20多栋历史建筑“修旧如旧”,这些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街区、自然绿地、人文艺术无缝融合在一起。这不是简单的形式叠加,而是你给我导流,我为你赋能的互相滋养。上海青浦区介绍,很多来过蟠龙新天地的市民都能感受到一种很舒服的状态:自然、自在、休闲,没有那种 “景区和生活” 的边界感,是大家理想中“在都市里就能享受到的松弛生活”。
蟠龙新天地。受访者供图“开业首月客流400万、节假日日均客流15万人次、开业至今客流超4700万……蟠龙新天地已成为上海西部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更获评郊区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上海蟠龙天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向记者介绍,蟠龙新天地商业街区目前拥有近200家品牌,80%是各级首店和概念店。街区通过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水岸经济、集市经济等多元形式,助推消费活力不断释放,销售额持续创新高。
此外,作为长三角的商业新名片,蟠龙新天地还计划引入更多优质的新消费品牌,在江南水乡的独特场域,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释放区域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