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报兰州讯 (通讯员 甘组轩)“近期产品的销量有增长吗,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吗?”“企业对电商主播还有培训需求吗?”近日,在甘肃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建指导员李文娜和园区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张高峰就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交流。这一幕是甘肃加强园区基层党建的缩影。
不仅是园区基层党建,甘肃结合地域特征多样、生产形态多元的省情实际,今年7月研究出台分类推进“五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准指导、靶向施策,着力提升农区、牧区、林区、景区、园区基层党建规范化、精细化、体系化水平,构建起党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的工作新格局,实现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社会稳。
针对乡村产业规模小、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单一、乡村治理难等实际,农区基层党建重点抓好四项任务。抓好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示范带动效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基层党组织“前哨”作用发挥,健全网格运行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收集办理渠道,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党建引领移风易俗,大力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农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抓好“空心村”党建,采取“上级选派、跨村任职”“村企联建、村村抱团”等做法,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结合牧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迁徙流动性大、服务半径长等特点,牧区基层党建重点实现四个提升。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深化拓展“马背宣讲”“草原讲堂”等做法,教育引导牧区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提升党组织游牧转场服务能力,立足牧区群众“定居+游牧”实际,构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游牧转场服务站”服务体系,集中做好民事办理、矛盾调处、应急求助等工作。提升偏远牧场党员作用发挥质量,实行“党员中心户”服务管理模式,发挥学习教育组织员、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化解员、创安创稳战斗员、帮办代办勤务员等作用。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效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与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守住党的基层阵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我们把加强林区党建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产业振兴深度融合新路径。”定西市岷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袁红介绍,全县挖掘林区自然景观和气候资源,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实施造林绿化、生态旅游等项目8个,带动群众增收,实现绿富双赢。甘肃着眼解决林地条块协同不够、林业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林区基层党建重点健全四项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林长制责任体系,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推动森林抚育、防汛防火、林地保护等重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建立林地党组织共驻共建治理体系,林区党组织与驻地党委政府共同参与、协作配合,加强联建联防联控,共同研究解决发展和治理难题,形成全域共治工作局面。建立党建引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体系,完善“乡村党组织+林场(站所)党组织+企业+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实现林区和地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在武威雷台景区铜奔马雕塑前、“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古柏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栈道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甘肃武威市的旅游景区经常可以看到佩戴党员徽章的“红马甲”为游客进行指引,并提供咨询服务,处处人头攒动、秩序井然。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结合景区服务属性强、新兴领域力量活跃、涉舆风险大等特点,景区基层党建重点建立四项机制。建立党组织联动工作机制,由文旅部门和大景区管委会牵头,吸纳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和运营企业、属地党组织,共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骨干队伍培养机制,推动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壮大景区专业队伍。建立便捷高效服务机制,整合有效阵地资源,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为游客免费提供暖心服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应急处突机制,建立“平急结合、应急支援”工作体系,平时加强演练,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高效处置,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园区工业企业聚集、资金技术密集、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园区基层党建重点实施四项行动。实施“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推动园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施产业链党建赋能行动,选择产业结构成熟的产业链,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落实“三联三会”制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纾困兴企”行动,组织企业党组织开展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产品销售、借贷融资等方面难题。实施党组织正向引领生产经营行动,健全完善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编辑:吴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