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名城苏州网)
转自:名城苏州网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11月26日,记者从吴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全区超过20家生态种养基地,种植了约6000亩的“吴江大米”,虽然仅占吴江23.1万亩水稻总面积的2.5%,但却凭着高品质和好口感,吸引了全市“干饭人”的目光,目前这批地产新米已经抢“鲜”上市,市民可认准“吴江大米”品牌购买。
不是所有种在吴江的水稻,都能产出“吴江大米”。“吴江大米”是吴江区重点打造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是一种原生态自然农耕生态种植方式打造的绿色生态米,采用多种生态种养模式,通过绿色防控手段控制病虫草害,不仅保证了大米软糯清香的风味,更利于稻米中营养成分的留存。
“‘吴江大米’一煮整屋飘香,吃起来又甜又爽。我家农忙时来帮忙的浙江阿姨,她们说中午光吃大米、不吃菜都行。”荣贵家庭农场负责人章荣贵今年种了400亩左右的“吴江大米”,光源诱捕器、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守护着他的“米袋子”。眼下,他正计划着把“吴江大米”卖进上海市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推介吴江的“稻米香”。
“自古以来,吴江就被叫做‘鱼米之乡’,这片土地属于淤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农作物生长。”吴江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穆兰芳介绍,决定大米品质的,是品种和肥料,而“吴江大米”就使用饱受好评的“南粳46”“南粳3908”“常香粳1813”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还会利用稻虾共作、稻鸭共作、稻鳖共作、稻蛭共作、水淹稻等五种生态种养模式,提高水稻品质的同时,也为稻农增收增加了途径,在市场上有好口碑是实至名归。
在震泽镇瑞粒家庭农场,稻鸭共作的“吴江大米”热卖,11月至今已卖出去5万余斤。“鸭子就像住在稻田里的‘环境检测员’,鸭子不喂饲料,水稻少施化肥,整天在田里跑着找食,不仅松了土,还会将害虫吃掉。”农场负责人沈财林介绍,农场里还建好了大容量的冷库,能让高品质的“吴江大米”实现全年持续供应,为周边农人们致富增收提供保障。
在同里,“同小鲤”北联大米正装载上车,运往市区多个商超。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梅静介绍,大米优选“南粳46”等食味俱佳的良种,全面应用智能化集中育秧、绿色防控等高效生产技术,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与生态化标准,使其形成了颗粒饱满、质地晶莹、口感软糯的鲜明特点,深受消费者认可。